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盗天的意思、盗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盗天的解释

窃取自然生长之物。《列子·天瑞》:“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盗人必诛,况乃盗天乎!” 清 顾炎武 《与潘次耕书》:“ 列子 盗天之説,谓取之造物而无争于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盗天"是一个具有深厚哲学意蕴的汉语词汇,主要源于道家思想,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面释义与核心概念

"盗"在此非指偷窃,而是隐秘地取用、顺应规律而获取;"天"指自然法则或宇宙运行的机理。合而言之,"盗天"指遵循自然规律,隐秘地获取天地滋养万物之生机的行为。道家认为万物生存皆依赖此道,如《列子·天瑞》云:"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意指人类取用自然资源本是顺应天道,只要不违背规律便无灾祸。

二、哲学内涵与道家思想

该词集中体现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1. 自然共生法则:万物皆在无形中相互依存,人类生存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取用,此过程本质是"盗天"(《阴符经》:"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
  2. 无为而治的实践:强调在获取资源时需遵循"不妄为"原则,即《文子·微明》所言:"圣人盗天而無殃",唯有顺应四时、节制欲望,方能长久维系生态平衡。

三、与"盗人"的辩证关系

道家通过对比凸显其思想深度:


主要典籍来源

  1. 《列子·天瑞》(战国道家著作)

    记载"盗天"概念的核心文本,通过国氏与范氏对话阐释其哲学。

  2. 《阴符经》(托名黄帝的道家经典)

    提出"三盗"理论(天地、万物、人互为依存),深化自然循环观。

  3. 《文子·微明》(战国道家文献)

    强调圣人"盗天"而无患的治理智慧。

  4. 《淮南子·说林训》(汉代道家典籍)

    以"渔者濡,猎者薮"喻示合理取用自然的必要性。

(注:古籍原文可参考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权威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盗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盗天”字面指“窃取自然生长之物”,强调对天然资源的占有或利用。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列子·天瑞》,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动植物等均属自然所生,并非个人所有,因此获取这些资源被视为“盗天”行为。

二、古籍出处与延伸解读

  1. 哲学视角
    《列子·天瑞》提出“盗天而亡殃”,认为合理利用自然之物不会招致灾祸,隐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考。
  2. 伦理批判
    汉代王符在《潜夫论·遏利》中称“盗人必诛,况乃盗天乎”,将“盗天”视为比普通盗窃更严重的道德问题,强调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应受谴责。

三、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引申为“超越常人能力的罕见行为”,但这种解释较少见于古籍,更多属于现代语境下的扩展解读。

四、用法与示例


注: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学者的具体论述,可参考《列子》《潜夫论》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奥妙无穷拔毛连茹鬓髭播鼗才色厕贱扯空砑光乘楂崇论闳论冲邈创用传呼噡噡胆硬迩英合焚香礼拜尴尬根勘光域钴弹鼓跃嗨哟鸿施虎箓加深讦告絜清解绶谨材经承儆戒精神恍惚巾冠济世救人蛞蝓林产赁价榴子鸾耦埋殓鍪甲男爵漂账破腊谱牒谱式启导琼巵戎寄涉案笙咽饰棺瘦瘁守虏天部通贼土库微穆暡靉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