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儆戒的意思、儆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儆戒的解释

[warn] 告诫人使注意改正缺点错误

详细解释

警戒;戒备;戒惧。《书·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 宋 司马光 《进<古文孝经指解>表》:“府库者祖宗之府库,不可以赏非其功;法令者祖宗之法令,不可以罚非其罪:慎之重之,益自儆戒。” 明 张居正 《宵夜勤政》诗:“世泰何曾忘儆戒,年丰犹自念寒飢。”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我希望你留着不死,把我兄弟的故事传播出去,使天下后世的人晓得有我兄弟这样一位英雄,也使天下后世的暴君污吏知道儆戒。”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儆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通过告诫、警示使人注意改正错误或防备潜在危险,强调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保持警觉。例如《书经·大禹谟》中的“儆戒无虞”,即提醒人们不可因暂时平安而放松戒备。

  2. 古典文献中的体现
    该词常见于古籍,如《三国志》提到“儆戒未然”,意为提前防范未发生的祸患;司马光在奏表中亦用“益自儆戒”强调自我警示的重要性。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语境,描述对危险、风险或不良行为的警惕状态,如“万众儆戒”“以儆效尤”等表达。现代汉语中也可用于正式场合的劝诫,如官方文告中的“毋忘儆戒”。

  4. 同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包括“警戒”“戒备”,反义词则为“褒嘉”(表示嘉奖)。

该词融合了“警示”与“防备”双重含义,既有对错误的纠正意图,也包含对潜在危机的预防态度。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儆戒

儆戒(jǐng jiè)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警惕、戒备和警告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它常用来形容通过警示、提醒、劝诫等手段使人们警觉并防止出现某种危险或错误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儆戒的拆分部首是人,由“亻”和“戈”两个部首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1,其中“亻”部首占3画,“戈”部首占8画。

来源和繁体字

儆戒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左传·昭公六年》:“儆戒失说,亡其身。”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儆戒采用的是繁体字形,即「警戒」,其中「警」字由「言」和「敬」组成,含有警惕的意思,而「戒」字和现代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儆戒的写法多样,常被写成「竞戒」、「劲戒」等形式,并且被用作双音字;其中「竞戒」强调竞争和戒备的含义,而「劲戒」则意味着力量和警觉。

例句

1. 在面对新冠疫情时,我们应该保持儆戒,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2. 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通过儆戒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组词

警戒、警觉、警示、警惕、戒备、警报

近义词

警惕、警觉、戒备、警戒

反义词

放松、忽视、掉以轻心、宽松

别人正在浏览...

爱海阿迦嚧香不道的残妆醇粹粹媺粗糠代迁獃相丹荑得道肥定洋底死谩生断案对笔房状凡胎浊体風禽分撇服务工业部门划指秽状活翻柬房江神见习荐擢家政妇倢伃金丝雀钜工克薄躐窃龄梦龙蛇之章隆正喽罗漯漯迷民铭戒模棱两端末堂目耗奴子啓宠纳侮锲梓热嘈三牲神技深秘饰履娑罗笼頽隳颓基吞声忍泪挽力五雀六燕无谢仙梯消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