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论的意思、大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论的解释

(1).正大的议论或理论。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下》:“不闻大论,则志不弘;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唐 韩愈 《进学解》:“ 荀卿 守正,大论是弘。”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推吐赤心,敷建大论。”

(2). 吐蕃 官号。论,藏文blon,王族、大臣。《旧唐书·吐蕃传上》:“其国人号其王为赞普,相为大论、小论,以统理国事。”《新唐书·吐蕃传上》:“其官有大相曰论茝,副相曰论茝扈莽,各一人,亦号大论、小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论"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佛教术语 指代佛教重要论典,特指弥勒菩萨所造的《瑜伽师地论》。该典籍被尊为佛教唯识学派根本论著,系统论述瑜伽修行次第及宇宙观,对汉传佛教理论体系构建产生深远影响(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二、宏阔论述 指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理论体系或系统学说,如汉代班固《白虎通义·五经》载:"孔子定《五经》以行其道,厥后大论成于董仲舒。"此处指代儒家经典形成的核心理论(参考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20年修订版)。

三、重要议题 指需要深入研讨的重大问题,《礼记·王制》有"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此谓大论"的记载,此处特指国家治理的关键纲领(参考来源:《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需注意与"大伦"的区别:前者侧重理论体系,后者特指人伦关系准则,如《论语·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的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大论”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和文献使用场景进行区分:

一、指正大的议论或理论(常见于古代文献)

  1. 基本释义
    指涉及重大道理、具有深远意义的论述或学说,强调思想的高度和系统性。例如《申鉴·杂言下》提到“不闻大论,则志不弘”,韩愈《进学解》中称荀子“大论是弘”。

  2. 用法扩展
    可引申为对重要议题的长篇论述,如现代语境中批评“空谈大论”或“脱离实际的长篇大论”。


二、吐蕃(古代西藏政权)官职称谓

  1. 历史背景
    吐蕃王朝(7-9世纪)将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大论”(藏文:བློན་ཆེན་,音译blon chen),相当于宰相,与“小论”(副相)共同辅佐赞普治理国事。据《旧唐书》记载:“其国人号其王为赞普,相为大论、小论,以统理国事”。

  2. 职能与地位
    大论掌管军事、外交等核心事务,多由贵族担任。此官职名称反映了吐蕃政治体系的独特性,是研究唐代边疆史的重要术语。


“大论”需根据语境判断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白粮八级工暴謷被害不拜彩球禅句丞弼存命措心蹈袭點竄而翁访旧费用酆城龙劒扶拨浮名浮声切响告勑高天昊枢赫蹏鲎虫画夹浆家矫拂京口锦臆谨遇钜手掯留连缘刘白堕拢统落拓不羁緑蜡免册米谷木杨城凝瞳女御平川葡萄糖情亲若淑洒扫沙罐赏奇析疑射箭运动市井无赖诗纂台制彖传望风披靡香港仙骥先酒小日脚心包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