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赫蹏的意思、赫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赫蹏的解释

亦作“ 赫蹄 ”。古代称用以书写的小幅绢帛。后亦以借指纸。《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武 ( 籍武 )发篋中,有裹药二枚,赫蹏书。” 颜师古 注:“ 邓展 曰:‘赫音兄弟鬩墙之鬩。’ 应劭 曰:‘赫蹏,薄小纸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赵后传》所谓‘赫蹏’者,注云‘薄小纸’,然其寔亦縑帛。”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 三代 之人必习为词命,童子入小学则教以应对,盖赫蹏未兴,赤牘未削,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陈而口宣之。” 清 尤侗 《纪赈》诗:“赫蹄重封裹,筐篋与山齐。”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夫上世无竹帛赫蹏,独取陶瓦任文籍之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赫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释义及背景如下:

1.基本释义

2.历史来源

3.词义演变

4.文学关联

补充说明

“赫蹏”的拼音为hè tí,结构为左右字形,属生僻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及古代文献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赫蹏的意思

赫蹏(hè dì)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人或事物特别高大、威武或重要的样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赫蹏的部首是赤(chì),总共有17画。

来源

赫蹏最早出现在古代经典《尚书·周书·吕刑》中,形容周朝贵族厉邦彻和寿光的威武神态。

繁体

繁体字为赫蹾。

古时候汉字写法

赫蹏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可以写为赫踄。这种写法在古籍和碑刻中常见。

例句

1. 他站在讲台上,身材高大赫蹏,气势非凡。

2. 这栋建筑设计独特,外形赫蹏,成为这座城市的地标之一。

组词

赫赫蹏蹏、赫赫蹊蹊、赫蹏大展、赫蹏蓬勃

近义词

威武、庄严、巍峨、雄伟

反义词

渺小、微弱、低微、矮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