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望老朋友。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清 屈大均 《秣稜》诗:“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 大江 东。” 柯灵 《向拓荒者致敬》:“三年后他因访书去 浙江 ,还顺道到 澉浦 访旧。”
“访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fǎng jiù,其核心含义是拜访故友或重游故地,常用于表达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或追忆。以下是具体解析:
情感层面
带有感怀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意味。例如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写道:“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通过探访旧友发现半数已离世,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行为场景
多用于描述重返故乡、故地重游或与旧友重逢的情景。如清人屈大均《秣稜》中的“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借探访旧地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
现代用法
除字面意义外,也可引申为追溯历史或文化根源。例如柯灵在散文中提到“顺道到澉浦访旧”,既指探访故地,也暗含追寻记忆的意图。
“访旧”常见于古典诗词和散文中,是表达怀旧情感的重要意象。它通过具体行为(如探访)与抽象情感(如怀念)的结合,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反映了中国人对“故”与“旧”的文化情结。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杜甫、屈大均的作品,或查阅相关文学解析资料。
“访旧”这个词意味着寻访过去的事物、人物或地方,并进行回忆、交流或探讨。它常常带有怀旧、回忆或重温过去的情感。
“访旧”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
1. “讠”(讠部)表示与言语有关的意思。
2. “攵”(攵部)表示与动作或动态有关的意思。
总体来说,这个词的部首比较容易拆分,并且总共需要七个笔画组成。
“访旧”一词来自于汉语,是一种简体字书写方式。在繁体字中,它通常写作“訪舊”。两者的发音和含义是相同的。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通常使用古篆体或者古隶体书写“访旧”。这两种古代字体都有较为复杂的笔画和结构。
1. 我今天去访旧了我小时候的学校。
2. 她喜欢访旧,经常回到故乡看望老朋友。
组词:
访友、访问、访客、旧友、旧居、旧地
近义词:
重温、回忆、探索
反义词:
探新、新事物、新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