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号的意思、凡号的详细解释
凡号的解释
总括的名称。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号凡而略,名详而目。目者,徧辨其事也;凡者,独举其大也……物莫不有凡号,号莫不有散名。”
词语分解
- 凡的解释 凡 á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凡。凡庸。凡夫俗子。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凡尘。凡心。 所有的: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凡是。 总共:全书凡二十八卷。 大概,要略:大凡。凡例。
- 号的解释 号 (號) à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号青莲居士”)。 标志:记号。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扬言,宣称:号称(a.名义上是;b.
网络扩展解释
“凡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总括的名称,通常用于指代某一类事物的概括性称谓。以下是详细解析:
1.基本释义
“凡号”由“凡”(总括、概括)和“号”(名称、称号)组成,表示对事物整体或类别的统称。例如,在分类学或哲学语境中,它可指代某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或集合名称。
2.出处与文献依据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物莫不有凡号,号莫不有散名。”
- 原文解释:董仲舒认为,“凡号”是从宏观层面概括事物的名称(如“动物”),而“散名”则是具体的细分名称(如“猫、狗”)。
- 学术意义:体现了古代对事物分类与命名的哲学思考。
3.现代应用与扩展
现代语境中,“凡号”较少使用,但在讨论逻辑学、语言学或古代文献时,仍可能涉及这一概念。例如,在学术论文中分析古代分类体系时,可用“凡号”指代统称性术语。
4.相关词汇
- 散名:与“凡号”相对,指具体、细分的名称。
- 总称: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的近义词,如“家具”是“桌子、椅子”的总称。
5.注意事项
由于“凡号”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混淆。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春秋繁露》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凡号:
凡号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万事万物都有其特定的称号、名称或标志。该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凡”字,右边是“号”字。
凡字的部首是几何部,由三个横笔画组成。号字的部首是口部,由三个横笔画和一个竖笔画组成。
凡号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它的繁体字形为「凡號」,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
例如,一句古代的例句可以是:“凡物必有其号。”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名称或标志”。
与凡号相关的词语有很多,例如“称号”、“名号”等,它们都表示事物所拥有的特定名称或标志。
作为反义词,与凡号相对的词语可能是“无名无号”或“无称号”,表达的意思是某些事物或个体没有特定的称呼或名称。
总之,凡号是一个用来描绘事物特定称号或标志的词语,常用于描述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名称或标志的情况。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