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封籍的意思、封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封籍的解释

谓将抄查的资财登记入册。《南史·齐鄱阳王锵传》:“凡诸王被害,皆以夜遣兵围宅,或斧砍关排墻,叫噪而入,家财皆见封籍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封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与古代文献、典籍的保存和管理制度相关。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辞书和文献研究的详细解释:

一、 核心释义 指对重要的书籍、图册、档案等进行封装、登记造册并收藏于特定场所(如宫廷秘府、国家藏书机构)的行为或制度。其核心在于对珍贵文献的封闭保管与系统登录,以确保其安全、有序和专控性。

二、 字义分解与引申

三、 具体应用与历史背景

四、 与现代词汇的关联与区别

“封籍”指古代对重要典籍、档案等进行密封、登记造册并收藏保管的制度或行为,旨在保障文献安全、控制信息传播并实现有序管理。 其核心在于“封存”与“登录”的结合。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 “封籍”词条释义。
  2. 《说文解字》(许慎) - 对“封”、“籍”字的本义解释。
  3. 《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来新夏等著) - 涉及古代官府藏书、档案管理制度,包含对封存、登录等行为的描述。

网络扩展解释

“封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解释

封籍指将查抄的财产或资财进行登记并记录在册的过程。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官方对涉案财物查封后的管理行为。


二、字义解析

  1. 封:此处意为“查封、封闭”,指对财物进行强制管控。
  2. 籍:指登记名册,即通过书面形式记录被查封的财物详情。

三、历史出处

《南史·齐鄱阳王锵传》记载:“凡诸王被害,皆以夜遣兵围宅……家财皆见封籍焉。”此处描述了王族被查抄时,财产被登记入册的场景。


四、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代司法或政治事件中,例如官员被抄家、贵族失势等情况,官方通过“封籍”程序对财物进行清点与管控,以确保财产归属明晰。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司法制度或相关词汇,可参考《南史》等史书原文或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边韶笥不咸巢父朝气勃勃逞辨蠢蠢抵璧动劳断后遁俗恶辣反隅府史尜尜搿犋公辅诟诮晷暇国利孤山处士好打横人荷屋家范籍礼畸日机修鈌云剑窾木廊头戾悍丽偶懋历孟浪明彰泥沈咆烋片记平声抢市瞧破启锚亲疎认贼爲父荣华叡明三春晖事不师古石油地蜡衰颓瞬视书铺跳鸡模晚婆婆委贽文符污累五壤乡书难寄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