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国君拥有俸禄而不给予臣下。《管子·侈靡》:“毋全禄贫国而用不足,毋全赏好德恶亡使常。” 尹知章 注:“欲全其禄,不以与下,则贤去而人散,故国逾贫而逾不足也。”
(2).旧时指按其官职而给予全部薪俸。《旧唐书·卢从愿传》:“以年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书,听致仕,给全禄终身。”
“全禄”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类解释:
指国君独占俸禄而不分给臣下
源自《管子·侈靡》:“毋全禄贫国而用不足”,意指君主若独享俸禄不赏赐臣子,会导致人才流失、国家贫困。
示例:尹知章注:“欲全其禄,不以与下,则贤去而人散。”(见)
指官员领取全部薪俸
古代官员退休或任职期间,按官职级别领取全额薪俸,称为“全禄”。如《旧唐书》记载卢从愿退休后“给全禄终身”。
作为姓名组合,“全”指完整、完美,“禄”象征福气、财富,组合后寓意积极豁达、财运亨通。
“全禄”的核心含义与古代政治经济制度相关,多用于历史文献;作为姓名时则寄托美好寓意。需注意区分其古汉语词义与现代专有名词用法的差异。
《全禄》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全禄》的第一个汉字“全”是由 “入”部和“玄”部组成,拆分后的笔画数是5+10=15。
《全禄》的第二个汉字“禄”是由 “示”部和“彐”部组成,拆分后的笔画数是5+3=8。
《全禄》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最早出现在古文典籍中。它来源于古代思想家对于道德、美德和幸福生活的思考与探索。
在繁体字中,全禄的写法仍然保留,没有任何改变。
在古代,全禄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
《全》字的汉字写法在古代是“㝵”,它的笔画更加繁复一些。
《禄》字的汉字写法在古代是“簏”,字形更加复杂。
1. 他因为努力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全禄。
2. 这位贤明的君王注重国家的治理,使百姓能够享受到普遍的全禄。
1. 全权:指某人拥有全部的权力。
2. 禄位:指官员的职位和地位。
1. 全境:指整个地区或国家的范围。
2. 福禄:指幸福和福气。
1. 杯水车薪:指不足以解决问题或满足需要的微小帮助。
2. 不幸:指不幸的遭遇或处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