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右的意思、端右的详细解释
端右的解释
指宰辅重臣。亦特指尚书令。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当涂端右阉官之徒,操弄神器,秉国之钧,废正兴邪,残仁害义。”《周书·赵善传》:“虽位居端右,而逾自谦退。”《隋书·赵煚赵芬等传论》:“二 赵 明习故事,当世所推;及居端右,无闻殊绩。”《资治通鉴·晋简文帝成安二年》:“元相之重,储傅之尊,端右事繁,京牧任大。” 胡三省 注:“端右,尚书令也。”
词语分解
- 端的解释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头:端的(?)(a.事情的经过,
- 右的解释 右 ò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右手。右边。 地理上指西方:山右。江右。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右倾。右派。右翼。 古代称等级高的:右族。右职。无出其右(没有高过它的)。 崇尚,重视:“
网络扩展解释
“端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侧重,综合各权威来源的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 发音:duān yòu(拼音)。
- 核心解释:指古代官职中的宰辅重臣,尤其是尚书令这一职位。该词常用于形容位高权重的官员,属于历史官制术语。
详细解析
-
官职指向
根据《抱朴子》《周书》《隋书》等古籍记载,“端右”特指尚书令,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核心官员。例如: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端右,尚书令也。”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也提到“当涂端右阉官之徒”,进一步印证其官职属性。
-
延伸用法
部分资料(如)提出“端右”形容品德高尚、言行端正之人,但此解释未见于高权威文献,可能是对古文的误读或混淆。例如《左传》原文“端左而左,端右而右”中的“端”为动词(端正),与官职含义无关。
使用示例
- 历史文献:
“虽位居端右,而逾自谦退。”(《周书·赵善传》)
“二赵明习故事,及居端右,无闻殊绩。”(《隋书》)
“端右”主要指尚书令或宰辅重臣,属于古代高级官职。尽管个别资料提出品德相关的解释,但缺乏权威文献支撑,建议以官职含义为准。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资治通鉴》《抱朴子》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端右是一个汉字词,含有两个字,端和右。端的拆分部首是立,笔画数为5;右的拆分部首是口,笔画数为5。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端右这个词。端右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的版本是「端右」,是繁体字的一种写法。
端右这个词的来源还需详细考究,但可从字义上猜测其含义。端可以表示朝向、面向、方向,而右则表示右边,因此可以推测端右可能表示向右边朝向,或者引申为顺利、成功的意思。然而,请注意这仅是个人推测,并非直接来源。
以下是端右这个词的例句:
1. 他向端右看了一眼,发现了一个宝贵的线索。
2. 这幅画的构图很精巧,端右的安排让人欣赏。
组词方面,端右暂时没有常用的组词和搭配词。
在近义词和反义词方面,由于端右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词,因此目前暂未发现明确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