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弹鐄的意思、弹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弹鐄的解释

见“ 弹簧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弹鐄(tán huáng)是“弹簧”的异体写法,指利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机械零件,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与用法: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定义

    指具有弹性的金属构件,多由螺旋状钢丝制成,用于缓冲、储能或控制运动。

    例: 机械表中的弹鐄提供动力来源 。

  2. 字形与字源

    • “弹”:从“弓”,本义与弹性相关;
    • “鐄”:为“簧”的异体字,从“金”表明金属材质。《汉语大字典》注明“鐄”同“簧”,特指金属振动发声片或弹性部件 。

二、权威词典收录与解释

  1. 《汉语大词典》

    明确标注“弹鐄”为“弹簧”的异体形式,释义为:

    “利用材料的弹性作用制成的零件,能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12卷)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虽以“弹簧”为正体,但指出“鐄”在方言或古文献中与“簧”通用,强调其物理特性:

    “通过弹性形变储存能量的机械装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三、语用差异与规范建议


四、相关术语对比

词形 性质 使用建议
弹簧(正体) 现代标准词 通用书面语、科技文献
弹鐄(异体) 历史/方言变体 古籍研究、特定技术文本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3.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异体字规范手册》[Z]. 语文出版社, 2013.
  4.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料集》[M]. 科学出版社, 2009.

网络扩展解释

“弹鐄”是“弹簧”的异体写法或旧称,指一种利用弹性原理工作的机械零件。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弹鐄”即现代汉语中的“弹簧”,指通过材料弹性形变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机械元件,广泛用于减震、储能、复位等场景。

  2. 功能特性 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移除外力后可恢复原状。如《骆驼祥子》中描述的“脚像弹簧一样弹起”,生动体现了这种弹性特征。

  3. 文学引用 清代《老残游记》第八回用“弹鐄的褥子”形容冰面下坠时的缓冲感,佐证了该词在近代汉语中的使用。

  4. 注意字形辨析 需与“弹劾”(指检举官员)、“弹颏”(形容昂首姿态)等发音相近的词语区分。当前标准写法为“弹簧”,“弹鐄”已较少使用。

建议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或机械工程专业书籍获取更详细的技术参数与应用案例。

别人正在浏览...

暗陬白叠巾抱令守律编选别库笔健陛制不数颤钦钦黨籍碑彫缋彫殒洞猺断絶断疑飞肉俸钞封疆画界皋禽孤竹城花貌祸水架工蹇数建筑学景色极于台空洞无物怐瞀烂蒸颣节乐玩路数芒荒母难日内诚鸟虫篆硗狭七大夫倾乱齐烹起用韧力忍情柔濡三牲社雨事变丝发太虚谈誉停废通办恫瘝童角投桃报李万古留芳枉言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