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耽乐的意思、耽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耽乐的解释

过度享乐;沉溺享乐。《书·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穡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 孔 传:“过乐谓之耽。”《三国志·魏志·栈潜传》:“时 文帝 为太子,耽乐田猎,晨出夜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 阮简 字 茂弘 ,为 开封 令。县侧有劫贼,外白‘甚急’数, 简 方围棊长啸,吏云‘劫急’, 简 曰:‘局上有劫,亦甚急。’其耽乐如是。” 唐 李翱 《与翰林李舍人书》:“终日矻矻,耽乐富贵。”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随感录》:“譬如两个病人,一个是热望那将来的健康,一个是梦想着从前的耽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耽乐”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耽”和“乐”两个语素构成。从词源学角度分析,“耽”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耳大垂也”,本指耳垂肥大,后引申为“沉溺、过度”之义,如《尚书·无逸》载“惟耽乐之从”即用此意;“乐”则指愉悦、享乐,二者组合形成“耽乐”这一具有批评色彩的词汇,指过度沉迷于享乐而荒废正事。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含贬义,如《后汉书·杨震传》批评“耽乐嬉游”,现代汉语中仍保留其“过度沉溺享乐”的核心语义。在语法功能上,“耽乐”属于动词性结构,可接宾语构成动宾短语,如“耽乐酒色”“耽乐逸游”等典型用法。

权威语言工具书《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将其定义为“沉溺于享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则标注其包含“荒废事务”的隐含语义。现代语境中,“耽乐”多用于书面语体,常见于对社会现象或历史人物的批评性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耽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ān lè,其核心含义是沉迷于享乐,通常带有过度沉溺、忽视正事的贬义色彩。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字词拆解

    • 耽:原指耳大下垂,引申为“沉迷、沉溺”(如“耽溺”“耽搁”)。
    • 乐:指享乐、逸乐。
      合称“耽乐”,即过度追求享乐,忽略其他责任或事务。
  2. 语义延伸
    除字面意义外,该词常隐含对放纵行为的批评,如《尚书》中“惟耽乐之从”即告诫勿因享乐荒废治国。


文献出处与用法


使用注意

如需更多例句或引申含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裳白云谣碑兽勃驮不分青白不知去向唱喏塍畎城下之盟澄心纸麤书丹基啗噬颠翻电怒耳挖勺翻然改图哥儿共同语言鼓湍行浊言清鹤短凫长厚藏佳话急案僭偪江州车尖削骄崇加役流解搆街谈巷谚畸尚酒影髻簪控抟掠笞乐地猎禁满门抄斩偏宜飘茵落溷平剧迁安前程远大清身秦墟穷武羣情睿祖乳筩慎溃尸变使君剔抉退佃枉伤巍廓窝窝别别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