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频蹙的意思、频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频蹙的解释

亦作“ 频顣 ”。皱眉。《孟子·縢文公下》:“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鶃鶃者为哉?’”一本作“ 顰蹙 ”。《易·巽》“频巽,吝” 三国 魏 王弼 注:“频,频蹙不乐而穷不得已之谓也。” 宋 叶适 《财计上》:“﹝君子﹞徒从其后频蹙而议之,厉色而争之耳。” 明 高攀龙 《侪鹤赵先生传》:“ 赵先生 频顣曰:‘此官在 长安 暂耳,此身在乡井常也,异日作何面目相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沤寄生五古》:“请迴频蹙容,更躡游山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频蹙”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频”和“蹙”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频”指“屡次、连续多次”,而“蹙”本义为“皱缩眉头”,二者组合后表示“频繁地皱起眉头”,常用于描述人因忧愁、痛苦或不满而反复显露的面部表情。例如《晋书·阮籍传》中“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的语境下,可引申为对世事的忧虑之态。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如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虽未直接使用“频蹙”,但类似的神态描写可作参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归类为书面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文学创作中仍具表现力。

词义演变方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蹙”在先秦文献中已含紧迫、急促之意,如《诗经·小雅·小明》“政事愈蹙”,后引申出面部表情的紧缩状态。这种由具体动作到抽象心理的语义延伸,体现了汉语词汇发展的典型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频蹙”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ín cù,其核心含义为皱眉,通常用于描述因不悦、忧虑或不满而显露的表情。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古籍与用法

3.近义词与场景

4.注意易混淆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孟子》及宋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按田包氏父子不迪沧漭长溜驰教怆怏銼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打夜狐罚直辅镇戆大高班耕斸攻苦茹酸鬼器宏大侯莫陈叚借金城千里禁扉金徒极且月纠检九族磊磊掠影浮光鹿行锦赧颜苟活鸟兽心蟠桃会盘查破斋縴夫潜构嫱媛汽球蹊隧人元柔铁软帘塞箔沈定生鲜神验师垣水压四学士太师槅堂轴吞纵文貍纹木无墨小心眼儿謏学斜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