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五代的意思、后五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五代的解释

宋 以后对 后梁 、 后唐 、 后晋 、 后汉 、 后周 五代的合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后五代”是宋以后对中原地区五个连续朝代的统称,具体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存在于907年至960年之间。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范围
    “后五代”特指唐朝灭亡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建立的五个政权。这一称谓是宋朝及以后的史学家为区分前代类似名称(如唐代所称的梁、陈、齐、周、隋“五代”)而提出的。

  2. 历史背景

    • 唐朝灭亡后(907年),中国进入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
    • 后五代政权均定都于中原核心区域(如开封、洛阳),被视为正统王朝的更替。
  3. 具体朝代与时间线
    | 朝代 | 存在时间 | 开国君主 |
    |---|---|---|
    | 后梁 | 907-923年 | 朱温 |
    | 后唐 | 923-936年 | 李存勖 |
    | 后晋 | 936-947年 | 石敬瑭 |
    | 后汉 | 947-950年 | 刘知远 |
    | 后周 | 951-960年 | 郭威 |
    最终由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结束五代时期。

  4. 与其他概念的区分

    • 前五代:唐代史书中的梁、陈、齐、周、隋,与“后五代”无直接关联。
    • 十国:同期存在的南方割据政权(如南唐、吴越),未被纳入“后五代”范畴。

“后五代”是宋代史家对中原正统政权序列的特定历史划分,反映了政权更迭频繁的短暂时期,为理解唐宋之间的过渡提供关键脉络。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后五代

《后五代》是一个成语,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从五代十国时期到北宋时期的统治者。下面将对该成语进行拆分、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后五代》成语由3个汉字组成,相关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来源

《后五代》这个成语出自明代袁宏道所著的《资治通鉴辑览》。具体使用该成语来形容五代十国时期和北宋统治者的原因是因为这一段时间中国的政权更替频繁,统治者大多数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所以称为“后五代”。

繁体

“后五代”在繁体中的写法为“後五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后”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它的古字形是“”,原本是一个脸背向前的“口”字。后来随着字形的演变,逐渐变成了现代的形状。

例句

例句:经过战乱的后五代,终于在北宋时期,中国重新实现统一。

组词

与“后五代”相关的其他组词有:

近义词

与“后五代”意义相近的成语有:

反义词

与“后五代”意义相反的成语有:

别人正在浏览...

八拜板堞编蒲不日猜祸彩选襜裙陈因淳粹道场电视系列剧冬泳短蓑防墓番芋风动府号黄齑淡饭欢叫回春之术蕙炷骄霸狡狠教指戒朝惊夫蠲宥锯匠开例亢亢圹壠纩衣狂勇亏柔连抱陵易没意思泥鳅瓯抠配社品评起兵窃鈎青衣躟躟桡桡省声生识诗燕寿麻瘦长子税则司马昭之心宿止透眼儿酡然顽抗无颠衔箭贤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