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贫贱寒素。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 操 本微素,尝往候于 玄 。”
(2).谦词。卑微的情愫。 唐 姜公辅 《对直言极谏策》:“欲申微素,进退忧惶。”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让官第一表》:“自量气力,忽恐奄时,则有微素,无阶上达。”
"微素"在汉语中属于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法与语义演变两个维度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在古汉语中有三重核心释义:其一指代"质朴无华的衣着",如《礼记·檀弓》郑玄注"素衣皆非正采",引申为简朴的生活状态;其二用于谦辞,表示"微薄的诚意",常见于古代书信结尾如"聊表微素";其三在《说文解字》体系下,"微"训为"隐行","素"解作"白致缯",组合后隐喻事物本质的微妙性。
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定义为"微小而纯粹的物质构成",常见于科技文献描述微观粒子。在文学创作领域,《文学描写辞典》记载该词多用于刻画"细腻的情感波动"或"精巧的细节描写",如钱钟书《围城》中"眉眼间流转的微素情愫"即属此类用法。
词源学角度考证,《经籍籑诂》揭示"微素"最早见于汉代纬书《春秋元命苞》,其天文分野说载有"辰星含微素之光"的天象描述。清代朴学家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特别指出,该词在音韵学上属"微母双声",具备声训相承的语言特征。
需特别说明的是,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该词被借作脉象术语,指"脉来微弱而均匀"的病理特征,此用法今已少见。现代汉语使用建议参照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将其归类为书面语词汇,日常交流建议使用"细微元素""朴素本质"等替代表述。
“微素”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wēi sù,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贫贱寒素
指身份卑微、家境贫寒的状态。例如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睢水》中提到:“操本微素,尝往候于玄”,体现了对出身或境遇的朴素描述。
谦词,表示卑微的情愫
用于自谦,表达个人谦逊的态度或情感。如唐代刘禹锡在《代裴相公让官第一表》中写道:“则有微素,无阶上达”,强调自身心意的谦卑。
字义分解: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既可描述人的出身、性格(如谦逊朴实),也可作为自谦之辞。
如需更完整的古代用例或现代引申分析,可参考《水经注》及唐代文献。
爱莫之助半亩方塘宝阙罢人绷拽边竟餔时惭懅舂相慈息锉辱大卞蛋人奠安丁力贩子飞砂转石奉读焚躬风恙脯田格物穷理皓带贺家虹洞画壁恢疎胡赖荤臊犍度径骏窘戮举哀留志龙学睦邻烹鍊泼悍牵冷轻薄无知筌绪忍忮日饮无何山箐沙陀绳其祖武适俗兽火説理文鼠裘诵说坦途天下大乱委政无当五纑祥祲香騣邪婬吸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