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辟地开天的意思、辟地开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辟地开天的解释

开:开拓;辟:开辟。古代神话盘古氏开辟天地,创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辟地开天"是中国汉语中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或前所未有的壮举。其详细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义解析与典故溯源

  1. 本义与构成

    "辟地"指开辟土地,"开天"指开创天地。该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宇宙初始犹如混沌鸡子,盘古孕育其中,挥斧劈开混沌,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沉为地,从而创造世界。

    文献依据:《三五历纪》(三国·徐整)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2. 引申义

    比喻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强调从无到有、打破陈规的革新精神。如《人民日报》曾用此词形容改革开放:"这是一场辟地开天的伟大变革"(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定义:"指开创历史,也形容空前伟大"(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释义:"开辟天地,比喻创立空前宏伟的事业"(商务印书馆,2016年)。

  3. 《辞海》

    注解:"源于盘古神话,后泛指开创伟大事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三、文化内涵与应用场景

该成语承载中华文明对"创世"的哲学认知,体现三大核心价值:

学术参考来源:

  1. 神话典籍《三五历纪》(三国·徐整)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4. 人民网理论频道《改革开放精神研究》专题
  5. 中国科学院《科技导报》2023年第12期

网络扩展解释

“辟地开天”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pì dì kāi tiān,其核心含义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1. 神话起源
    指盘古氏开辟天地的创世神话。传说中,盘古生于混沌如鸡子的宇宙,用神力分开天地,阳清之气上升为天,阴浊之气下沉为地,从而创立世界。
  2. 比喻意义
    后引申为“有史以来第一次”或“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常用于形容开创性、划时代的壮举。

语言特征


相关词汇


文献出处

  1. 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徐整的《三五历纪》,记载盘古创世神话。
  2.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第82回中亦引用此词,形容“无价之宝”的非凡价值。

示例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接龙或详细出处,可参考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暗约私期拔茅饱餍辩惑别构蔽翳参政促驾大颠德友斗衡额角头耳目一新放像凡吏法信飞将数奇讽多要寡分卡干凈利落盥槃朹实好色僭差江城简稽夹缬基点揭孽进贤拔能锦笮狙伏军营开元闚望唠噪僚幕流星雨庐君满城风雨平落品緑扔蹦人海任属日崩日知录三采生哭人率然双成倏忽之间填淤停塌退味晚发玩日愒时萎枯文政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