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辟的意思、敦辟的详细解释
敦辟的解释
敦请,征召。《世说新语·赏誉》“ 平舆 之渊,有二龙焉”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魏 无名氏 《海内先贤传》:“辟公( 许劭 )府掾,敦辟皆不就。”
词语分解
-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辟的解释 辟 ì 君主:复辟。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古同“睥”,睥睨。 辟 (①辟③闢) ì 开发建设:开辟。 驳斥,排除:辟邪。
网络扩展解释
“敦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差异,但综合多个来源可得出以下解释:
一、基本含义
“敦辟”读作dūn pì,主要含义为敦请、征召,指以诚恳或郑重的方式邀请某人担任官职或参与事务。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中,例如《世说新语·赏誉》注引《海内先贤传》提到:“辟公府掾,敦辟皆不就”,描述许劭拒绝官府征召的事例。
二、字义分解
- 敦:意为诚恳、敦厚,引申为郑重邀请(如“敦聘”)。
- 辟:此处读pì,指君主对臣子的征召(如“辟召”),或泛指任命官职。
三、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府或权贵对人才的郑重邀请,常见于史书或传记类文献中。例如:
“敦辟皆不就” —— 指多次被征召却未接受。
四、注意差异
部分来源(如)提到“敦辟”指“言辞深刻有力”,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古籍或词典,可能为现代误读或混淆其他词语(如“精辟”)所致。建议以《世说新语》等古籍用例及汉典、辞海等工具书释义为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世说新语》原文或《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辟(dūn bì)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词语,含义丰富多样。它的拆分部首是皿和目,总共有12个笔画。据说,敦辟最早出现在《尔雅》一书中,意为“母辞之英敏也”,形容母亲的聪明才智。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中,敦辟的形态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总体上保持了相似性。
几个繁体字的版本中,敦辟可以写作頓辟,读音和意思都与简体字相同。在古代的中国,字的书写形式一直都有变化,而敦辟也不例外。根据古籍记载,敦辟在先秦时期的字形与现代有一些差别,但基本上还是能够辨认出来。
这个词语在古代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因此例句的记录较少。然而,根据相关文献和字典的解释,我可以提供一个例句来帮助理解敦辟的含义。例如:“他的母亲敦辟聪明,巧妙地解决了许多问题。”
与敦辟相似的词语有很多,包括敦实、敦厚和敏捷等。这些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敦辟作为近义词来使用。然而,反义词方面,敦辟与愚蠢、愚笨等词形成鲜明的对比。
希望以上对于敦辟这个词的解释能够帮助到您!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