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狍鸮的意思、狍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狍鸮的解释

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北山经》:“﹝ 鉤吾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鴞,是食人。” 郭璞 注:“为物贪惏,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 夏 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狍鸮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凶兽,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1.定义与起源

狍鸮是饕餮的别称,属于“四凶”之一。传说它由蚩尤被黄帝斩杀后,头颅落地所化,象征贪婪与暴食。《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其形象为“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并以婴儿啼哭声诱人靠近后吞食。

2.文献记载

3.外貌与特征

狍鸮的典型形象融合多种动物特征:羊身、人面、虎齿、人爪,双目位于腋下,声音似婴儿。其纹饰常见于商周青铜器(饕餮纹),多表现为狰狞兽首,象征威慑力。

4.象征意义

5.文化演变

商周时期,饕餮纹是青铜礼器的核心装饰,地位高于龙、凤等图腾。但西周中期后逐渐衰落,被龙取代为权力象征。部分学者认为饕餮可能是狼图腾的演变,因其贪食特性与狼的习性高度吻合。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献细节或图像特征,可参考《山海经》原文及商周青铜器纹饰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狍鸮

狍鸮(bāo xiāo)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犬(quǎn)和鸟(niǎo),总计8画。它的发音为“bāo xiāo”,意为一种鸟类,又称箭猫或脱胎鸟。

该字的来源比较有趣,它来自于《尔雅·释鸟》这本古代的鸟类名录,描述了鸟类的特征和习性。其中的一篇提到了一种脱胎鸟,即狍鸮,又称箭猫,形似猫而有翅膀。后来这个词被汉字收录,成为了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

在繁体字中,狍鸮的写法为「犬鳥」。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是没有规定的,因此同一个字可能有不同的写法。狍鸮的古代写法中常见的有「犮猇」、「犮猇狢」、「疳猇豪」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狍鸮的例句:

1. 湖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夜行鸟是狍鸮。

2. 他的眼神像狍鸮一样锐利。

除了狍鸮,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词汇:

组词:狍鸮猎食(指狍鸮捕食猎物的行为)。

近义词:箭猫(古代鸟名词汇,也指狍鸮)。

反义词:太阳鸟(一种喜欢清晨出来捕食的鸟类,与狍鸮的行为相反)。

别人正在浏览...

欸乃词弊坏拆字令程奏车辙冲天大将军词藻宏丽科大步流星代舍得毋定志翻梓飞桨冯怒赋性功阀狗窦大开贵珍孤注划拉黄农换羣鹅肩担戏奬诱嚼徵节薄竞胜金兔金洋卷帻连明连夜敛怨求媚买铁思金媚草命金明庶庞然飘薄平陵芹菜穷言杂语荣名散侯上层路线煞强似蛇师摄提石涵受穷朔垂素位而行田叟微婉吴调雾兴云涌详决想闻仙首小绺邪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