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伤。《汉书·盖宽饶传》:“諫大夫 郑昌 愍伤 宽饶 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詆挫。”《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 宋 苏轼 《故尚服刘氏堂祭文》:“惟灵选备禁廷,服勤内职。逮兹沦谢,良用愍伤。馈奠之仪,哀荣兼至。”
愍伤是由"愍"与"伤"组成的复合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情感内涵。《汉语大词典》将其训释为"哀怜伤痛",包含双重情感维度:既指对他人遭遇的深切怜悯,也包含因共情而产生的内心伤痛。
从构词法分析:"愍"本义为痛心,《说文解字·心部》释作"愍,痛也",特指对不幸境遇的悲悯情怀,如《后汉书·孝桓帝纪》"愍其凋落"即取此意;"伤"则指心灵创痛,《玉篇·人部》解为"伤,创也",既可指肉体损伤,亦引申为精神苦楚。
古代文献中该词多用于表达深沉的悲悯情感。唐代李善注《文选·潘岳〈寡妇赋〉》时,用"愍伤其孤寡"描述对丧偶女子的同情;《宋史·乐志》记载乐章"愍伤凋瘵",则体现对民生疾苦的痛切关怀。
现代汉语使用中,"愍伤"多出现于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领域,常用来刻画细腻的人文关怀,如钱钟书《管锥编》评《诗经》时,指出其"愍伤之情,溢于言表"的审美特质。
“愍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用法可通过以下维度详细解析:
情感内涵
包含两层情感:
构词溯源
该词属于生僻词汇,日常交流中更常用“悲痛”“哀伤”等同义词替代。若需引用古籍或强调情感深度,可酌情使用。
报船部星仓囷参和车脂慈隐酢报单至恩审耳菜放年学丰雍分似怫忾冠弁浩倡黄绢幼妇皇兄会通火钩荐新骄逸金钢石九九均扯局滞亢旸婪索连方裂兆李鸿章流石乱名陆生画明细账末世目迷拿班内冓盘拿钱斛奇画妻孥神解慎密时酒诗致首夏四书算错讨赜铜漏晚餐伪道未可同日而语无远下落不明向慕携爽鞋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