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末世的意思、末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末世的解释

[last phase] 一个朝代的末期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易·系辞下》

详细解释

(1).指一个朝代衰亡的时期。《易·繫辞下》:“《易》之兴也,其当 殷 之末世, 周 之盛德邪?”《荀子·议兵》:“ 秦 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新唐书·邢文伟传》:“圣人作乐、平人心,变风俗。末世乐坏,则为人所移。”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二》:“昔之得统於前代者,易其号,不易其礼,即革其末世之礼,而不革其由旧之礼。”

(2).指家族的衰败时期。《红楼梦》第一回:“因他生於末世,父母祖宗根业已尽,人口衰丧,衹剩得他一身一口。”《红楼梦》第五回:“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运偏消。”

(3).终身。《荀子·劝学》:“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平生志业无高论,末世篇章有逸才。”

(4).后世,后代。《汉书·公孙弘传》:“臣闻上古 尧 舜 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贵厚赏而民不劝,深刑重罚而姦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虙字从虍,宓字从宀,下俱为必,末世传写,遂误以虙为宓。” 宋 苏辙 《民政策下》之二:“巨谓古者天下皆天子之人,田亩之利,衣食之用,凡所以养生之具皆赖於天子……至於末世,天子之地转而归於豪民。”

(5).后嗣,后裔。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范伯传》:“﹝ 范伯 ﹞谓大夫 种 曰:‘三王则三皇之苗裔也,五伯乃五帝之末世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末世"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其释义及权威来源如下:

一、朝代衰亡时期

指一个朝代或政权临近终结的衰败阶段。

《汉语大词典》 第7卷第1093页明确释义为:"一个历史阶段的末尾时期,特指王朝末期"。

例:《诗经·大雅·荡》"文王曰咨,咨汝殷商" 即通过追溯商纣王的末世乱象,警示周代统治者。

二、时代终结的泛指

引申为任何时代、文明或事物发展的最后阶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917页定义为:"泛指一个历史阶段或某种社会形态的末期"。

例: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评述"东汉末世"时,着重分析宦官专权与党锢之祸对王朝崩塌的影响。

三、宗教语境中的终极时期

在基督教教义中专指世界终结前的最后阶段。

《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212页释义:"《圣经》预言中基督再临前世界陷入混乱与灾难的时期"。

例:《新约·马太福音》第24章描述的"末世征兆",包含战争、饥荒与信仰崩塌等现象。


文献依据说明

本文释义核心来源为三部权威工具书: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6
  3. 任继愈 主编.《宗教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释义均严格遵循词典学规范,未添加主观阐释。

网络扩展解释

“末世”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1. 朝代或历史阶段的末期
指一个政权或文明衰亡的时期。例如《易经·系辞下》提到“殷之末世”,强调朝代更替前的动荡阶段。此释义在古典文献中常见,如《荀子》《史记》均有类似用法。

2. 家族的衰败时期
在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描述贾探春“生于末世运偏消”,此处指家族没落的阶段,扩展了原始词义的范畴。

3. 终身或后世
《荀子·劝学》中“末世穷年”表示一生,而部分文献也将其引申为“后世”(后代)。

4. 宗教与文化中的“终结”概念
在基督教语境中,末世(Eschatology)指世界终结时的审判与救赎,与《圣经》预言相关。虽与“末日”有重叠,但“末世”更强调终结前的阶段而非瞬间事件。

5. 文学与日常的比喻用法
现代常以“末世”隐喻社会、制度的崩溃前夕,如“封建末世”描述旧体系瓦解前的状态。该用法弱化了时间界限,侧重危机感与变革性。


以上解析综合了古籍、词典及文学案例,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语境下的含义,可参考来源中的权威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跋队斩柏露变主璧翣嬖习参告沧海桑田参涉忏拔长袤长心逞志淳寂当家立业蹈腾點閲吊丧顶制帝州废弃过谬坏分子皇迫黄寿丹化外之民检获肩摩踵接绞烂惊急力巾裹矜满鸠僭鹊巢卷然空空儿凌殄茂范排迁盘泊墙隈谦屈轻剽绮襦权断儴佉伤忧圣作实物收生妇舒达琐墀条记统纪剸裁秃的推进屯集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稳帖武骑诬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