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铜漏的意思、铜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铜漏的解释

铜壶。古代一种计时器。 后蜀 顾夐 《献衷心》词:“银釭背,铜漏永,阻佳期。” 宋 司马光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翦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悤悤。” 高士其 《时间伯伯》诗:“ 中国 的古人用过铜漏,还有水钟和 埃及 的乳钟。”参见“ 刻漏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铜漏是古代中国利用水滴计时的仪器,又称“漏刻”或“铜壶滴漏”。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恒定流速的水从铜制容器(漏壶)的小孔中滴出,观察壶内水位下降的刻度来计量时间。该装置通常由多级漏壶组成,通过补偿水位差保持水流均匀,提高计时精度。作为重要的时间测量工具,铜漏在汉代已广泛用于天文观测、军事调度和日常计时,代表了古代中国在流体力学与精密仪器制造方面的卓越成就。

文化象征意义

铜漏不仅是实用仪器,更被赋予“光阴流逝”的哲学意象。古代文献常以“铜漏声催”“漏尽更残”隐喻时间不可逆,如唐代诗人王建《长门烛》中“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多级铜漏壶(图1),通过四层壶体联动实现高精度计时,印证了《周礼·夏官》中“挈壶氏掌漏刻”的记载,体现古代国家时间管理体系的成熟。

学术定义参考

  1. 《汉语大词典》释义:“铜制漏壶,古代计时器。以滴水计时,由多壶组成,以保持水位恒定。”
  2. 《中国科学技术史·天学卷》(李约瑟)指出:“铜漏通过分级补偿系统减少水流误差,汉代误差已达每天15分钟内。”
  3. 国家博物馆研究显示:铜漏与日晷构成互补系统,解决昼夜连续计时问题,为历代宫廷天文台核心设备(参见[中国国家博物馆-计时仪器展])。

注:因部分古籍原文无网络公开链接,来源标注依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物及博物馆实证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铜漏”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本义:古代计时器具

  1. 基本定义
    铜漏即“铜制漏壶”,是古代利用水滴计量时间的工具,又称“刻漏”或“铜壶滴漏”。其结构通常为铜制容器(形似壶或漏斗),通过底部小孔滴水,配合刻度标记来测算时间流逝。

  2. 工作原理
    壶中盛水,水滴匀速漏出,壶内水位下降带动浮箭指示刻度。例如“铜壶滴漏”一词直接描述了这一过程。因铜材质耐腐蚀且稳定,成为古代长期使用的计时工具。

二、引申义:时间飞逝的象征

  1. 文化寓意
    因漏壶滴水不停,古人常用“铜漏”比喻时间快速流逝,如成语“铜漏匆匆”,警示人们珍惜光阴。宋代司马光诗句“但惊铜漏太悤悤”也借此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2. 相关词汇扩展
    类似表达还有“铜壶刻漏”,均以漏壶的物理特性引申为时间不可逆的哲学概念。

铜漏既是古代科技产物,也是文化符号,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学意象。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结构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翱师白练裙板殭八阳经驳脚层隅测廋儴佯长育澄泊掣搦趁心像意粹折箪瓢士刁滑奸诈发奋反袂缚鸡弄丸宫钗公田口井惯历涵空豪快横三顺四核选黄巴巴花意护失讲文絜操几分九关虎豹酒仙楛贡拉攞理称螺丝钉梅花雷密清末速弄参军暖笙朋徒魄荡魂飞曲劝桑姑沈大铁路石镫谈玄説妙沓贪驼负妥实歪才完充万籁无声窝藏乌朕花下夜习读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