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钱斛的意思、钱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钱斛的解释

(1).钱财和粮食。《宋史·食货志上六》:“ 王安石 秉政,改贷粮法而为借助,移 常平 、 广惠仓 钱斛而为青苗,皆令民出息。”

(2).特指俸钱和禄米;薪俸。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至 绍兴 间,新制:非经参部,人不勘支俸钱。三子遂俱无禄,独大主所请钱斛,已不能足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钱斛是由"钱"和"斛"组成的复合词,具有双重计量属性。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常见于宋代至清代的财政文献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作为复合计量单位 钱指货币单位,斛为容量单位(一斛等于五斗)。二者结合构成复合计量体系,常见于宋代"青苗法"等经济政策中。如《宋史·食货志》记载:"凡钱斛之出纳,官司之给受,皆有定式",反映其在国家财政中的规范作用。

二、指代财政管理术语 在明代财政体系中特指钱粮收支的统称,《明实录》有"核天下钱斛之数"的记载,体现其在国库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清代《户部则例》更将其细分为"正项钱斛"(常规税收)和"杂项钱斛"(临时性收入)两类管理科目。

该词在近代逐渐被"财政收支""钱粮赋税"等现代术语替代,但在研究古代经济文献时仍具有重要价值。现存最早完整记载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会要辑稿》财政卷,其中详细记录了宋代各路(行政区域)的钱斛征收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钱斛”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钱财和粮食

指代财物与粮食的总称,常出现在经济政策或民生相关的记载中。例如《宋史·食货志》提到,王安石变法时将“常平、广惠仓钱斛”改为青苗法,通过钱粮借贷让百姓支付利息。此处的“钱斛”即涵盖货币与粮食储备,反映其经济实体的属性。

二、俸禄或薪俸

特指官员的俸钱和禄米,即古代官吏的薪酬。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记载,绍兴年间官员若未通过考核,则无法领取“钱斛”,仅保留部分钱粮供给。这一用法凸显了“钱斛”在官僚体系中的具体指代。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宋史》《鸡肋编》等原始文献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拔都茀郁曹署淡季盗耕登东度纪堵噎发糕风鲠風胡轆封豨脩蛇改旧赅赡高贤过次黑丧着脸禾坪环绕呼庚癸假公营私解缆继姑具考抗命口辞阃域老大姐略夺两人合穿一条裤子粮械裂果戾契里巫龙翔凤跃律尺蛮落梅月米珠薪桂派演清愿群阴日昃旰食三闇散缺觞豆上牲煞手锏食饟首望鼠屎汙羹死并蒜薹摊钱铁舌团费抟鑪尪孱蔚蓝小本经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