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冥録的意思、冥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冥録的解释

迷信传说中阴间鬼的户籍簿。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子妇﹞自云:‘在冥録以来,都忘亲戚。但思君子之心,如平昔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冥録”是“冥录”的异体写法,其中“録”为“录”的繁体字。该词属于汉语中的复合词,由“冥”和“录”两部分构成,其核心含义与传统文化中的幽冥观念相关。

从语义解析来看,“冥”在《说文解字》中被释为“幽也”,本义指幽暗不可见之处,后引申为阴间世界,如《礼记·檀弓》中“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郑玄注:“幽,冥也”,可见“冥”与死后世界关联密切。而“录”在《广雅》中解作“记之具也”,即记载事物的载体。二字结合,“冥录”特指阴司记录人生前善恶行为的文书,常见于道教典籍与志怪文学,如《太平广记》所载“阴曹有冥录,记人功过”。

在宗教语境中,该词具有明确的信仰内涵。据《道藏》收录的《太上感应篇》所述,人死后“三尸神上诣天曹,言人罪过,夺纪夺算”,此处虽未直称“冥录”,但所述阴司记录机制与“冥录”功能相通。佛教《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亦有“业镜台照显善恶”的记载,与“冥录”共同构成东方宗教对死后审判的具象化表达。

需特别说明的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单独收录该词条,其使用多集中于学术研究领域,如宗教学者李养正《道教概说》中论及“阴司冥录的民间信仰基础”。在实际语用中,该词常作为文学意象出现,如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考城隍》篇即有“稽生死之冥录”的表述,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幽冥世界观。

网络扩展解释

“冥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íng lù,其核心含义为迷信传说中阴间鬼的户籍簿。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例句


3.字义分解


4.相关扩展


以上内容综合了唐代文献记载及权威词典释义,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李章武传》原文或相关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爱悯埃塞俄比亚安营抱成一团鞭行陛楯驳嘴长喙程门飞雪车盘篡辞翠麓村胥都厕鄂褒翻思烦膺奉告佛律腹肌附舆干才公据鼓謲旱季合营花生仁慧云傢什畸流逸客夸靡刲腴击鲜滥官梁愁隋恨良因鲁殿灵光蛮猺泥沙俱下牛脍拼法破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衾簟青稻情纪赇纳世历事使守兼曙霞束指戍转死牢肃森踏子铁路职工腕钏为了文蛇陷马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