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埃塞俄比亚的意思、埃塞俄比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埃塞俄比亚的解释

东非内陆国。面积约10993万平方千米。人口5490万(1995年)。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大部分地区为号称“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2500米以上。地处热带,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农牧业为经济重要部门。是世界咖啡的原产地和重要生产国。主要出口咖啡。

专业解析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专有名词,在汉语词典中主要作为国名使用,其详细释义可参考以下权威汉语工具书:

一、基本释义

指位于非洲东北部的主权国家,全称为"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该国是非洲大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首都为亚的斯亚贝巴。其国名源于希腊语,意为"被太阳晒黑的人民居住的土地"。《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东非内陆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二、词源与构成解析

  1. 音译来源

    "埃塞俄比亚"是英语"Ethiopia"的音译,早期中文文献亦译作"阿比西尼亚"(Abyssinia)。《辞海》(第七版)注明:"埃塞俄比亚"为现行标准译名,系依据"名从主人"原则确立的国家正式名称。

  2. 构词特征

    作为三音节音译复合词,其结构符合汉语外来专名转写规范:"埃-塞俄-比亚"三部分共同构成完整国名,不可拆分使用。

三、地理与文化内涵

该词在汉语语境中隐含以下关联意义:


权威来源说明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网络扩展解释

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是非洲东北部的内陆国家,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解释该词的含义:

一、国名与地理

  1. 国名释义
    中文音译自英语“Ethiopia”,台译“衣索比亚”。旧称“阿比西尼亚”(Abyssinia),源自阿拉伯语“混血”之意。
  2. 地理位置
    东邻吉布提、索马里,西接苏丹、南苏丹,南连肯尼亚,北靠厄立特里亚。国土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高原占2/3,平均海拔近3000米,被称为“非洲屋脊”。

二、历史与文化

  1. 文明起源
    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千年的阿克苏姆文明,曾是连接亚非贸易的重要中心。公元4世纪基督教传入,成为非洲最早的基督教国家之一。
  2. 殖民与独立
    近代非洲仅有的两个未完全殖民国家之一(另一为利比里亚),仅在1936-1941年被意大利短暂占领。
  3. 多元文化
    全国有80多种语言,融合基督教、伊斯兰教及本土信仰。史诗《基达》、传统木雕与音乐舞蹈是文化代表。

三、经济与社会

  1. 经济结构
    以农牧业为主,咖啡为重要出口作物(原产地之一)。工业基础薄弱,属低收入国家。
  2. 社会特征
    农业人口占比高,传统生活方式保留完整,以苔麸(当地主食)种植为特色。

四、国际地位

非洲联盟总部设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非洲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事件(如阿克苏姆帝国、与土耳其的军事合作等),可参考来源、7、11。

别人正在浏览...

八命半壁山河抱瑟不吹竽笔上蝇长逵鬯然琛賨楚榭慈仁剉碓啖函刀戟德誉点次丁兰地下灌溉多氏惰行龟珠鼓说花衢柳陌昏天黑地见气郊路金碗矶头积香迹状菊泉款慢款愿愧勗良弓无改鍊骨刘墉米襄阳凝远漂曳箳篂墙花柳耆耇青緑诠表热电荣羡僧首山路羶腥升缺神渥石城侍膳市义枢谟贪功驮背外部香池小慧谿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