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陷马坑的意思、陷马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陷马坑的解释

一种防御工事。在要隘处掘土为坑,以陷敌方人马。 唐 李靖 《李卫公兵法·攻守战具》:“陷马坑长五尺,阔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枪、竹籤。其坑似亚字相连,状如钩鏁,以草及细尘覆其上,军城营垒要路皆设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陷马坑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的一种特殊构造,专用于阻碍敌方骑兵行进。其形制为深约四尺(约1.3米)、宽约三尺(约1米)的方形土坑,坑内常竖立削尖木桩或竹签,坑口以杂草、树枝等物覆盖伪装。该设施多布设于城寨外围、交通要道或战场预设阵地,通过破坏马匹行动能力削弱敌军战斗力。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陷马坑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其设计原理基于对骑兵机动性的针对性破坏。三国时期《三国志·魏书》曾描述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掘地为坑,覆以苇席”,成功阻滞袁绍骑兵部队的史实。明代军事典籍《武备志》更详细记载了陷马坑与绊马索、拒马桩等器具配合使用的战术体系,凸显其在冷兵器时代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该术语在现代汉语中仍作为成语使用,比喻暗中设置的障碍或陷阱,但其核心语义始终与古代军事智慧及工程技术紧密关联。

网络扩展解释

“陷马坑”是古代战争中常见的防御工事,主要用于阻碍敌方骑兵行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相关信息:

一、基本定义

陷马坑指在军事要道或关隘处挖掘的深坑,内部埋设尖锐物(如竹签、鹿角枪),表面覆盖杂草或尘土作为伪装,使敌方人马陷入后丧失战斗力。

二、结构与功能

  1. 尺寸规格:据唐代李靖《李卫公兵法》记载,标准陷马坑长五尺(约1.5米)、宽一尺(约0.3米)、深三尺(约1米),呈“亚”字形排列以增强拦截效果。
  2. 内部装置:坑底固定尖锐物,如削尖的竹签或木制鹿角枪,可刺穿马蹄或士兵脚掌。
  3. 战术作用:通过迟滞骑兵冲锋、造成心理威慑,为守军创造反击机会。例如南宋岳飞曾用此法破解金军“铁浮屠”重骑兵。

三、历史与文学记载

四、引申含义

该词也被引申为成语,比喻通过计谋使人陷入困境,强调“隐蔽陷阱”与“被动受害”的双重含义。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暇柏翳鞭长驾远卜第餐霞客潺潺溶溶赤精遄死腠理待续颠窒地戏断肢对鰕贰正诽訿風塵风樯干泽鹤唳糇食黄书火祆精择急飐飐居不重茵了收猎俊詈侮拢撚骆驼草马甲袋粘糊糊旁期偏心轮扦担齐车清甲青润七书人生在世散离生搬硬套侍酒石门颂私诉昙花探花宴铁铣投款亡军务附武举无针难引线仙凤小仪斜缩邪心戏馆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