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厕的意思、都厕的详细解释
都厕的解释
大厕所。《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迁大理正。有盗官练置都厕上者,吏疑女工,收以付狱。” 晋 葛洪 《神仙传·刘安》:“﹝ 安 ﹞坐起不恭……於是仙伯主者奏 安 云不敬,应斥遣去。 八公 为之谢过,乃见赦,謫守都厕三年。” 宋 王安石 《八公山》诗:“身与仙人守都厕,可能鸡犬得长生。”
词语分解
- 都的解释 都 ū 大都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美好:“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 总:都为一集。 居:“都卿相之位”。 古代称头目、首领。
- 厕的解释 厕 (厠) è 参与,混杂在里面:厕身(谦辞,指参与某一部门工作)。杂厕(混杂)。 大小便处:厕所。 古同“侧”,旁边。 笔画数:; 部首:厂;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都厕”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都厕(拼音:dōu cè)指代“大厕所”,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该词由“都”(表“大”或“总括”之意)与“厕”(厕所)组合而成,强调规模较大的公共厕所。
二、文献例证
-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记载:“迁大理正……謫守都厕三年”,此处“都厕”指代官职管辖的大型厕所。
- 葛洪《神仙传·刘安》提到刘安因不敬被贬“守都厕三年”,可见“都厕”在古代带有惩戒或劳役的象征意义。
- 王安石《八公山》诗:“身与仙人守都厕,可能鸡犬得长生”,以戏谑口吻将“守都厕”与修仙长生对比,体现文学化的表达。
三、文化引申
在近现代书画领域,“都厕”曾被用作闲章内容。例如,篆刻家邓散木以“都厕守”为闲章,与唐云的“唐华庵”形成双关妙语,暗含文人雅趣。
四、补充说明
- 读音争议:部分资料标注“都”为多音字(dū/dōu),但结合文献用例,此处应读dōu,表“总括”或“大”的含义。
- 现代关联:如今“都厕”已不常用,但“厕”仍保留“厕所”的基本义项(如公厕、如厕)。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三国志》《神仙传》等古籍原文或书画闲章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都厕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公共厕所。拆分部首:都(dōu)、厕(cè)。拆分笔画:都(5画)、厕(9画)。该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是指皇帝的厕所。在繁体汉字中,都厕的写法保持不变。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我没有这方面的具体信息。以下是一个例句:我急需找到一个干净的都厕。相近的词语包括:公共厕所、厕所、卫生间等。反义词则为私人厕所。希望以上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