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緜野”。遥远的郊野。 晋 陆云 《逸民赋》:“遁绵野以宅心,望空巖而凯入。”《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静默镜緜野,四睇乱曾岑。” 吕延济 注:“緜,远。”
“绵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源于古代文学语境,以下为综合解释:
“绵野”属于书面化表达,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赏析古典诗词或创作时仍可作为意境深远的词汇。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文选》《陆云集》等文献。
《绵野》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柔软的野地或者草地。
《绵野》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纟”(纟字部)和“釆”(釆字部),拥有10个笔画。
《绵野》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文言文,它是由现代汉语的词汇组成的。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綿野」。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在略有不同。《绵野》的古时候写法为「綿野」,其中「綿」字的外形更接近绵羊的样子,而「野」的形状更加复杂,笔画较多。
1. 春季来临,大地上的绵野一片绿意盎然。
2. 他骑马驰骋在绵野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3. 山脚下的绵野里,野花盛开,美不胜收。
绵野可以与其他词语组成新词,例如:
1. 绵野草:柔软的草地。
2. 绵野风:在绵野上吹拂的风。
3. 绵野绿:绵野上繁茂的绿色。
与《绵野》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柔草地
2. 蓬茂的野地
3. 绿茵茵的草原
与《绵野》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坚硬地面
2. 荒凉草地
3. 荒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