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髀的意思、抚髀的详细解释
抚髀的解释
以手拍股。表示振奋或感叹。《世说新语·识鉴》“ 谢子微 见 许子将 ” 刘孝标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 虔 恆抚髀称 劭 ,自以为不及也。”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 直方 起而抚髀曰:‘山魑木魅,亦知人间有 张直方 耶?’” 明 高启 《荆门壮士歌》:“三抚髀,壮士起,剑风骚劳髮上指。” 陈去病 《出塞望蒙古》诗:“发篋仍自缄,抚髀徒悲呻。”
词语分解
- 抚的解释 抚 (撫) ǔ 慰问:抚恤(安慰和周济)。抚慰。安抚。抚爱。 扶持,保护:抚养成人。 轻轻地按着:‰摩。抚摸。抚琴(弹琴)。抚今追昔。 同“拊”。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髀的解释 髀 ì 大腿,亦指大腿骨:髀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笔画数:; 部首: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抚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 拼音:fǔ bì
- 字义:“抚”意为轻按、拍打;“髀”指大腿或大腿骨。字面意思为用手拍打大腿。
二、核心含义
-
表达情绪的动作
表示人在振奋、感叹或遗憾时的手部动作,类似于“拍案叫绝”或“扼腕叹息”。例如《世说新语》中“抚髀称劭”形容对他人的赞叹,唐传奇《三水小牍》中则用于表达惊愕或自嘲。
-
引申为时间流逝的感慨
后演变为描写岁月易逝、功业未成的意象。如清代吴伟业诗句“抚髀百战衰病”,暗含壮志未酬的悲叹。
三、古籍例证
- 《汝南先贤传》:“虔恒抚髀称劭,自以为不及也。”(表达钦佩)
- 明代高启《荆门壮士歌》:“三抚髀,壮士起,剑风骚劳发上指。”(表现振奋情绪)
四、注意误区
部分资料将“髀”误释为“胯部”,但据《说文解字》及常见典故(如“髀肉复生”),“髀”特指大腿部位,与“胯部”无关。
“抚髀”兼具动作描写与情感象征的双重功能,需结合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世说新语》《三水小牍》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抚髀(fǔ bì)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思是用手拍打、抚摸自己的大腿。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扌”(手部)与右边的“骨”(骨骼)相连。它由12个笔画构成,属于较为复杂的汉字。
抚髀一词源于古代,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冢宰》一篇中。在古代,抚髀常常是一种表示愉悦、满足或放松的动作。它可以用来表达舒适、安抚或抚慰的意思。在繁体字中,抚髀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中,抚髀也有不同的变体写法。在篆书(古代印章文字)中,抚髀的字形与现代稍有差异。然而,现代书写中,我们常使用的是标准的简化字形。
以下是一个例句,展示了抚髀这个词的用法:看到她心情不好,他轻轻抚髀安慰她。
抚髀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抚髀自赏”(用手拍打自己的大腿得意洋洋)。抚髀的近义词可以是“拍打大腿”或“抚摸腿部”,而它的反义词可能是“不抚髀”或“不拍打大腿”。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问我哦!
别人正在浏览...
白花花白衣战士鞭痕差不离常梪炒炒七七传导辍休促驾捣鼓颠旭刁嘴谛分审布地阁妒害蜂粉封胡贯射刮眼孤城寒汀合心合意怀挟撝抑火绵界画讥禁寂天寞地空军宽豁大度揽蔓老山连岩里儿轮番帽准门簿猕猴梯明旨磨炼軿列辟雝千万买邻热忽喇人百其身上果删抹生理盐水生上起下生息蕃庶蛇网草识达书理同梦穨鬟晚境瓮算纹身勿忘我心不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