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飒踏的意思、飒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飒踏的解释

盘旋貌。 唐 王维 《燕支行》:“麒麟锦带佩吴鉤,颯踏青驪跃紫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飒踏”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声音或动作的状态,具有鲜明的拟声和动态描绘特征。以下从词典释义、用法及文学引用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与核心含义

  1. 拟声词:形容清脆、利落的声响

    多指马蹄踏地、脚步疾行或风吹物体时发出的清脆、连贯之声。如:“马蹄飒踏”“秋风飒踏”。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动态描绘:迅疾有力的动作姿态

    引申为行动干脆利落、气势昂扬的状态,常见于形容行军、舞蹈或侠客动作。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文学经典用例解析

唐代李白《侠客行》中的名句: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三、现代用法与延伸

  1. 声音层面

    适用于描述节奏明快的敲击声(如雨打窗棂、机械运转)或风声。

    例:秋雨飒踏,敲打青石板路。

  2. 动作层面

    强调动作的矫健与力量感,如舞蹈、武术或体育竞技场景。

    例:舞者飒踏转身,衣袂翻飞。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80页。
  2.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卷10,第456页。
  3. 李白《侠客行》,《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卷三。

(注:因部分文献无公开电子版链接,暂提供纸质版出处;在线资源可参考中华经典古籍库国学大师平台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飒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à tà,主要用于形容盘旋的姿态或动作。以下是该词的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飒踏”的核心含义是“盘旋貌”,即形容物体或人在空中或地面回旋、旋转的动态。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燕支行》中写道:“麒麟锦带佩吴鉤,颯踏青驪跃紫騮”,通过“飒踏”描绘骏马奔腾时的矫健身姿。

  2. 结构与用法

    • 词性:动词或形容词,具体语境中多用于文学性描写。
    • 结构:由“飒”(形容风声或迅疾)与“踏”(踩踏、踏步)组合而成,整体带有轻盈回旋的意象。
  3. 文学背景
    “飒踏”多见于古典诗文,尤其在唐代诗歌中用于表现动态美感,如战马、飞鸟等充满力量的盘旋动作。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属于较为生僻的词汇。

  4. 相关扩展

    • 近义词:盘旋、回旋。
    • 反义词:静止、停滞。

总结来看,“飒踏”是一个兼具视觉与韵律感的古雅词汇,适用于特定文学场景的细腻刻画。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参考王维《燕支行》等唐代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把话被告布画趁风转篷促忙促急敌酋短小精悍堵击多见广识法将芳椒分财俯察皋落更改公共厕所功筑怪迂谷蠡王憾事化枢胡服骑射火苗检偿降袭肩摩踵接矫节郊埸精神焕发禁宪畸羡絶岸军陈溘溘空门口碑载道口干舌燥离割虏略甪直密合莫愁湖木栰虐士判释佩印棚扒吊栲凭脉破国亡家青筦秋计缺限上能师事诗友宿系堂庑朓侧屯困五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