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意思、福州的详细解释
福州的解释
[Fuzhou] 福建省省会,位于闽江下游北岸,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12万。是省的政治、商业中心和港口
词语分解
- 福的解释 福 ú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福气。享福。造福。祝福。福利。福音。福相。作威作福(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福。 祭神的酒肉:福食。福酒
- 州的解释 州 ō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杭州。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笔画数:; 部首:川;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福州是中国福建省省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释义进行详细说明,并附权威参考来源:
一、基本释义
福州(Fúzhōu)
名词
- 地名:指中国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福建省省会。
- 地处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东濒东海。
- 简称“榕”,因北宋治平年间遍植榕树得名“榕城”。
二、历史沿革
- 名称由来:唐开元十三年(725年)设“福州都督府”,因州西北有福山(今董峰山),取“福佑之州”意命名。
- 建制变迁:
- 秦属闽中郡,汉初为闽越国都城;
- 隋称“泉州”,唐初改“闽州”,后定名福州;
- 五代为闽国首都,宋元设福建路/行省,明清延续府制。
三、现代定位
- 行政地位: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首批入选)。
- 文化象征:
- 闽都文化核心区,代表遗存有三坊七巷、船政文化等;
- 方言为闽东语福州话,保留唐宋雅韵。
参考来源(符合原则的权威文献):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 地名规范释义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 历史建制考据
- 《福建省志·建置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 - 地方沿革记录
- 国务院《关于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7〕115号) - 行政定位依据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外部链接,来源标注为公开出版的权威典籍及政府文件,确保信息可溯源。)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福州”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概况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简称“榕”,别称榕城、闽都。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总面积为11,968.53平方公里。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福州是福建省政治、文化、交通中心,也是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门户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二、历史沿革
- 建城起源:福州建城可追溯至公元前202年(闽越国时期),初名“冶城”。
- 名称演变: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得名“福州”。
- 历史地位:宋代为全国六大城市之一,近代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
三、地理与环境
- 地形:属闽江下游河口盆地,三面环山(鼓山、旗山、五虎山等),东临台湾海峡。
-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青。
四、文化与特色
- 别称由来:因宋代起广植榕树,得名“榕城”。
- 文化遗产:闽都文化发源地,拥有三坊七巷等历史街区。
- 侨乡地位:中国著名侨乡,海外福州籍华人华侨众多。
五、现代发展
- 经济定位: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自贸试验区组成部分,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
- 交通枢纽:东南沿海综合交通枢纽,拥有福州港、长乐国际机场等。
以上信息综合自高权威性来源,如需完整内容可参考相关网页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澄泊传书淳固代面当得跌荡放言冻解冰释防墓反身自问伐叛肥肠满脑抚扪感慨系之恭恭敬敬公私交困圭角不露过先果于自信航空港黄骢少年嘉颖静音迥眺拘逼溃军魁壮困匮李诗谢赋瘻管缕缕行行敏博之学縻系囊槛凭空捏造贫穷秋风落叶秋还瑞物三闾大夫扫石稍安毋躁慎始敬终折正食案方丈石钟山记双胞胎疏俊梳栊丝绝死殉摊售踏田器萎萎衰衰蜗蚓寤言下笔有神闲贰相扑人先日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