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怠荒的意思、怠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怠荒的解释

懒惰放荡。《礼记·曲礼上》:“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 郑玄 注:“怠荒,放散身体也。” 孔颖达 疏:“谓身体放纵,不自拘敛也。”《周书·明帝纪》:“作民父母,弗敢怠荒。” 宋 苏舜钦 《符瑞》:“苟授而怠荒,又下变异,丁寧戒告以率之,皆可名之符。”《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思想二弟在家,力学多年,不见州郡荐举,诚恐怠荒失业,意欲还家省视。”《清史稿·礼志七》:“自古帝王内禪,非其时怠荒,即其时多故,仓猝授受,礼无可採。”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怠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怠荒”指懒惰放荡、精神萎靡不振的状态,常形容人行为放纵、缺乏自律。例如《礼记》中提到“毋怠荒”,即强调不可懈怠放纵。


二、出处与经典用法

  1. 《礼记·曲礼上》
    原文:“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
    郑玄注:“怠荒,放散身体也。” 孔颖达疏:“谓身体放纵,不自拘敛也。”
    此处强调礼仪规范中不可行为懒散、放纵。

  2. 《周书·明帝纪》
    “作民父母,弗敢怠荒。”
    体现君主治理国家时需勤勉,不可懈怠。


三、近义词与用法特点


四、例句参考

  1. 宋·苏舜钦:“苟授而怠荒,又下变异,丁宁戒告以率之。”
  2. 《醒世恒言》:“(许武)惟恐弟辈怠荒学业,勉其迁居。”

总结来看,“怠荒”一词从古至今均用于批评行为或态度上的懈怠放纵,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程度与对象。

网络扩展解释二

《怠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怠荒指的是懒散怠惰,对待工作、学习或责任不积极认真,懒散消极的状态。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缺乏积极性和努力,对待事情敷衍了事或拖延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怠荒的拆分部首是心和艮。心是指“心灵”、“心思”,艮是指“停止”。 怠荒的总体笔画数为13笔。 来源: 怠荒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猜测它来源于对人们的行为态度的形象比喻,将怠惰比作荒废了土地一样,表示对事物的不负责任和不尽责任。 繁体写法: 在繁体字中,怠荒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由于怠荒一词的出现时间较晚,古代汉字的写法并没有记录下怠荒的写法。 例句: 1. 他一直怠荒,没有按时完成工作。 2. 学习应该时刻保持不怠荒的态度。 组词: 怠荒的组词包括:怠慢、怠工、怠惰、懒惰等。 近义词: 怠荒的近义词包括:懒散、懈怠、懒惰、敷衍、拖延等。 反义词: 怠荒的反义词包括:勤奋、积极、努力、认真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