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论撰的意思、论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论撰的解释

亦作“ 论譔 ”。1.论说叙录。《礼记·祭统》:“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於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 孔颖达 疏:“论谓论説,譔则譔録。言子孙为铭,论説譔録其先祖道德善事。”《新唐书·姚璹传》:“以论撰劳,进祕书郎。”

(2).论著;著作。《新唐书·方技传·李淳风》:“父 播 ,仕 隋 高唐 尉,弃官为道士,号 黄冠子 ,以论譔自见。”


见“ 论撰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论撰是汉语书面语中表示"编纂著述"的复合词,由"论"与"撰"两个语素构成。《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论议著述",特指具有系统性的学术编纂活动。该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录,略序洪烈",指对典籍的系统整理与考辨。

从构词法分析,"论"在古汉语中既指《论语》式的对话体论述,也包含"条理有序地编纂"的引申义。《说文解字》释"论"为"议也",段玉裁注"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而"撰"据《广雅·释诂》解释为"定也",特指确定体例的编修工作,《文心雕龙·史传》"原始要终,创为传体"即含此意。

在学术实践中,该词多用于指代典籍的体系化整理。如《新唐书·艺文志》记载"玄宗命左散骑常侍元行冲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部录》",此处"通撰"即与"论撰"同义,指系统性的文献编纂。现代《古籍整理概论》将这一概念延伸至包含校勘、标点、注释的完整学术流程。

权威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11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
  2. 《古籍整理概论》,黄永年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2013年修订本

网络扩展解释

“论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ùn zhuàn,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基本词义

2.单字拆解

3.历史用例

在《新唐书·方技传·李淳风》中,提到李播“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以论譔自见”,表明“论撰”在唐代已用于指代通过著作表达思想的行为。

“论撰”既可指论述整理的过程,也可指最终形成的著作,常用于古代文献与学术语境。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中的用法,可参考《新唐书》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爆发变星抱鸡婆碑堂编号辩验炳见搏鬭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介蟾镜赤铁主义斥闉大惑不解荡汩答声涤耳对唱丰覇膹郁扶翼葛布洪勋厚泊宦牒艰劬家廷击打开创看风使船伶牙俐嘴六法马垛眠花宿柳目不识丁闹仗辟斥拼式牵巾签幐情操青龙车青冥客敧缺人选软布兜三五传柑扫地俱尽山田识二五而不知十受藏手戳坦荡如砥桃花运蹄蹶脱狱万世无疆尾君子文丑仙圣谢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