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慰唁的意思、慰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慰唁的解释

[express sympathy for;condole with sb.] 对死者家属表示同情的行为或语言

详细解释

亦作“ 慰喭 ”。1.谓对遭丧事者的慰问。《魏书·萧宝夤传》:“ 寳夤 居处有礼,不饮酒食肉,輟笑简言,一同极哀之节。 寿春 多其义,故皆受慰唁。”《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引作“慰喭”。 清 戴名世 《恭纪睿赐慈教额序》:“岁乙酉,闻母 刘太夫人 讣。维时天子暨东宫皆云嗟悼,所以慰唁賙卹之者甚至。”

(2).安慰,慰勉。 元 袁桷 《车行二十八韵》:“诗成纪劳勷,旅次时慰唁。” 清 唐孙华 《送宫恕堂北上》诗:“慰唁殷勤问起居,兼有新诗邀我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慰唁”是由“慰”与“唁”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专指对遭遇丧事者进行吊唁与安慰的行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该词包含双重含义:一为通过言辞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二为通过具体行动抚慰生者的悲痛情绪。

从语用特征分析,该词多用于正式场合,常见于书面表达及礼仪文书中。其情感指向具有明确针对性,既包含对生命消逝的悼念,又强调对在世亲属的心理疏导。古代文献中“吊生曰唁,吊死曰吊”(《古代汉语词典》)的记载,清晰揭示了该词区别于普通慰问的特殊性。

现代汉语使用中,“慰唁”常与“哀悼”“吊唁”形成近义关系,但更侧重情感抚慰的持续性。在礼仪实践中,既包含敬献花圈、撰写唁电等物质载体,也涵盖陪伴守灵、协助治丧等行为支持,构成完整的丧葬关怀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慰唁”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wèi yàn,注音为ㄨㄟˋ ㄧㄢˋ,主要用于表达对逝者家属的同情与慰问。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1. 情感与行为
    指通过语言或行动对丧亲者表示同情、安慰。例如官方场合中,常用“致电慰唁”或“派员慰唁”等表达形式。

  2. 词源与构成

    • “慰”意为安抚、慰问;“唁”特指吊丧,源自古代对遭遇丧事者的关怀。
    • 古代文献中亦作“慰喭”,如《资治通鉴》中的记载。

用法与场景


例句参考

  1. “公司派员慰唁罹难者的家属。”
  2. “我代表美国人民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最深切的慰唁。”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魏书》《资治通鉴》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琴文化安娜·卡列尼娜傲睨一切百岁羹剥乱波茨坦会议尘怀赤轩锄击莼鲈之思出入法丛谈打卡大填电容器调品方槽方户方径飞布飞蓬乘风分门别类高谟毫毛花晨回舟兴缰子剑桥进班九华云救人救彻,救火救灭朘薄絶弦考篮姱志揆理度势恋土猎彦历世磨钝路岐卖力眄视指使明茂谧然宁平洀桓磬口梅阙谬日来月往弱势身起势不可挡石碽时时守徼寿尊笋席武汉大学项髻谢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