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 孔颖达 疏:“篚是入贡之时盛在於篚。”后因用“贡篚”指进贡,贡献。 晋 左思 《魏都赋》:“襁负賮贄,重译贡篚。” 明 何景明 《送杭宪副兵备天津》诗:“百年贡篚通南极,万里旌旄属上游。”
(2).指贡物、贡品。《后汉书·孔融传》:“案 表 跋扈,擅诛列侯,遏絶詔命,断盗贡篚,招呼元恶,以自营卫。”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道二年贡砚铭》:“盖 宋 人本重龙尾砚,故岁取以充贡篚。”
“贡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字词构成
双重含义
经典出处
源自《尚书·禹贡》中的“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颖达注释为“篚是入贡之时盛于篚”,强调盛放贡品的方式。
文学作品中的引用
该词属古汉语用法,现代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中。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尚书》《后汉书》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贡匚》(gòng fēng)是一个古汉字,它的意思是指一个盛放食物或者礼物的箱子或篮子。它是由贡(gòng)和匚(fēng)两个部分组成。
贡匚的拆分部首是贝旁(贝字旁),贡匚这个字的笔画总数是9画,其中贡的部分是1画,匚的部分是8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用来表示贡品的容器。在古代社会,贡品是臣民献给君王或官府的礼物,用以表示忠诚和尊重。而贡匚就是用来盛放这些贡品的容器。
在繁体字中,贡匚的写法为「貢篚」,篚也是指盛放贡品的器具。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在有所不同。贡匚在古代的写法中,贡的部分在上面,匚的部分在下面,形状像一个上宽下窄的篮子。这种写法更符合篚的实际形态。
以下是贡匚的例句:
1. 君王收到了臣民献上的贡匚,表示对他们的谢意和赞赏。
2. 这个贡匚盛放着珍贵的礼物,是我们村子的骄傲。
贡匚的组词:贡品、贡献、贡院。
贡匚的近义词:簋、笾。
贡匚的反义词:匣、袋。
阿连鞍韂奥薉拔滞避逐不慆长生果谄谩程行楮锭麤缕得使多能发曙费靡風濤佛爷桌儿光仪过去佛合儿和啰浣草加鞭僭忝金槽金刀尽势捐糜军储举世瞩目醴酪临尾论将漫园没颠没倒谋政木妖篷帆品题阡原啓祷七方青桂香商奄之变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圣恩谂知试判石苋事意殊域诉苦太平斧贪贾危亟无轨乌衣门第侠陛下边心不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