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緑袍的意思、緑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緑袍的解释

(1).古时低级官员的袍服。 唐 白居易 《曲江亭晚望》诗:“尘路行多緑袍故,风亭立久白鬚寒。”《新唐书·杨炎传》:“自 道州 还也,家人以緑袍木简弃之, 炎 止曰:‘吾 岭 上一逐吏,超登上台,可常哉?且有非常之福,必有非常之祸,安可弃是乎?’”参见“ 緑衣 ”。

(2).指新科进士的袍服。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緑袍乍着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緑袍(lǜ páo)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古代服饰称谓,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绿色外袍,古代多用于官员或特定身份的服饰。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唐代八品、九品官员着深绿、浅绿色官服;宋代七品官员亦服绿袍,象征品级地位。

  2. 历史背景与等级象征

    绿色官袍在历代官服制度中代表中下级官职,如《新唐书·舆服志》载“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其颜色深浅对应不同官阶。至明清时期,绿袍逐渐退出官服体系,转为民间礼仪服饰。

  3. 文化引申与文学意象

    緑袍在诗词中常借代寒士或未显达者,如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即绿袍,暗喻贬谪身份。此外,绿色在传统文化中亦关联自然、生机,故緑袍偶作隐逸或道教服饰的代称。

  4. 色彩与工艺考据

    古代緑袍染料多取自植物(如蓼蓝),《天工开物》提及“揉蓝为碧”,印证其染色工艺。因绿色稳定性较低,緑袍需定期重染以维持色泽,侧面反映古代纺织技术的局限性。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新唐书·舆服志》《白居易诗集校注》《天工开物》

网络扩展解释

“緑袍”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层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古代低级官员的袍服

2.新科进士的袍服

补充说明

以上释义综合了古代文献与文学作品的引用,反映了该词在不同历史场景中的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奥思百鍊铅变声博导不啻天地不打紧穿云裂石萃取打乖儿大书打踅磨登践等压线雕文织彩詄荡荡杜废遁违番番房间蜂黄奉制焚轶供拟规锢闺行合衷共济黄麟皇子坡溷浸藉词金椟筋疲力尽近时九扈劳动合同林丘离旗离志锚爪马爮瓜默虑南伪牷牺仁柔寡断神武旗柿漆石手军叔公薯莨绸愬苦松盆颓垣败井土型萎靡雾敞仙手枭獍笑欣欣袭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