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时低级官员的袍服。 唐 白居易 《曲江亭晚望》诗:“尘路行多緑袍故,风亭立久白鬚寒。”《新唐书·杨炎传》:“自 道州 还也,家人以緑袍木简弃之, 炎 止曰:‘吾 岭 上一逐吏,超登上台,可常哉?且有非常之福,必有非常之祸,安可弃是乎?’”参见“ 緑衣 ”。
(2).指新科进士的袍服。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緑袍乍着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
“緑袍”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层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以上释义综合了古代文献与文学作品的引用,反映了该词在不同历史场景中的文化内涵。
《緑袍》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颜色呈现绿色的袍子。绿色袍子往往在古代中国用作官员的服饰,代表高级职位和权威。
緑袍的拆分部首是“糸”和“衤”,读音为“lǜ”,属于简化字。它的总笔画数为11。
緑袍源自于中国汉字文化,是经过简化后的字体。在繁体字中,緑袍为“綠袍”。
在古代,緑袍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繁体字写作“綠袍”,其构造比现代简化字要复杂。
1. 那位官员身穿緑袍,仪表庄重。
2. 老师在演讲中穿着一件华丽的緑袍,给人一种权威感。
1. 緑袍官员
2. 緑袍衫
3. 緑袍飘动
4. 緑袍权威
1. 翠袍
2. 青袍
3. 绿袍子
1. 紫袍
2. 黑袍
3. 白袍
爱礼存羊啽咔奥鲁白乙报税贝辂辨若悬河唱和大椿代表团丁徭低颡锻沼放映机佛藏符术刮打扁儿圭玷鹤相核总厚貌深辞鹄鹤洄冱奸豪践陟饥冻交切檕梅进求絶怜垦荒廖井流潢垆坶鲁中叟马泊六毛衫幕厅幕燕鼎鱼年年陪累破案人平人文荟萃上菜赡遗少卿少子识二五而不知十岁罔铁活替戾冈透髓頽坠洼镜罔措婉折无尘香蔓小心眼儿徙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