摴蒱的意思、摴蒱的详细解释
摴蒱的解释
[dice;ancient game of dicing] 古代博戏。似后代的掷骰子
博之流,为摴蒲,为握槊,为呼博,为酒令,体制虽不同,而行塞胜负取决于投,其理一也。——程大昌《演繁露》
详细解释
见“ 摴蒲 ”。
词语分解
- 摴的解释 摴 ū 舒。 〔摴蒲〕古代一种类似掷色子的博戏。 姓。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蒱的解释 蒱 ú 〔樗( ?)蒱〕同“樗蒲”(.古代玩类似掷色子之类的游戏;.色子,如“稍见云中白若蒱蒱数十立者,山也。”)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摴蒱”(chū p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博戏,又称“樗蒲”“五木之戏”,流行于汉魏至唐宋时期,后逐渐失传。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起源与名称
- 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传说由老子发明(见于晋代张华《博物志》),但实际盛行于汉代至魏晋南北朝。
- “摴蒱”名称可能源于其用具材质(如樗木、蒲草)或动作特点(“摴”意为舒展、投掷,“蒱”或与博弈相关)。
2.游戏规则
- 使用五枚木制骰子(称“五木”),两面黑白,投掷后根据组合判定胜负。不同组合有特定名称,如“卢”(全黑)、“雉”(三黑二白)等。
- 玩法类似后世掷骰子,结合棋盘行棋,但具体规则已失传,仅能从《唐国史补》等文献中窥见片段。
3.文化影响
- 魏晋南北朝时成为士族阶层的流行娱乐,常与饮酒、清谈并提。唐代诗人杜甫、李白等作品中亦提及,如“摴蒱百万皆一掷”。
- 后演变为赌博代称,宋代后逐渐被叶子戏、麻将等取代。
4.相关典故
- 《晋书》记载刘毅与宋武帝刘裕摴蒱赌钱,刘毅掷出“雉”采,刘裕则掷出更胜的“卢”采,成为经典轶事。
- 成语“呼卢喝雉”即源于此戏,形容赌博时的喧闹场景。
由于“摴蒱”属于冷僻古词,现代资料较少,建议结合《博物志》《唐国史补》等古籍进一步考证。若需具体文献段落,可提供更详细方向以便补充。
网络扩展解释二
《摴蒱》是一个古代汉字,它的意思是指一种植物。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部首是“⺾”和“艹”,笔画数为22。这个字的来源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古代文献记录有限所致。
在繁体字中,这个字被写作「摴蒲」。
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但目前无法确切得知。这个字在古代可能采用了其他不同的写法或形状。
以下是一个关于《摴蒱》的例句:在古代,人们常用摴蒱来制作草帽。
关于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信息,抱歉目前找不到相关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