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德器的意思、德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德器的解释

(1).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汉书·杜周传赞》:“ 张汤 、 杜周 并起文墨小吏,致位三公,列於酷吏,而俱有良子,德器自过,爵位尊显。” 宋 叶适 《李仲举墓志铭》:“有子曰 源 ,字 深之 ,材艺德器如其父。”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骆文忠公遗爱》:“然其德器浑厚,神明廉静。”

(2).指有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的人。 清 唐甄 《潜书·思愤》:“伟於貌者,人敬之;美於度者,人爱之;辨於言者,人服之。是三者,未必为德器也,适足以蔑人而自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德器"是汉语中兼具哲学意蕴与实用价值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阐释:

一、品德与才能的并称 《汉语大词典》定义为"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强调人的内在德性与外在能力的统一。该概念源自儒家思想体系,《论语·为政》提出"君子不器"的命题,通过否定单纯器物属性,反衬出"德器"应具备的道德主体性,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论语》电子文本对此有详细训诂。

二、承载德行的器物 在礼制文化中特指祭祀器具,《礼记·大学》记载"宗庙之器为德器",郑玄注疏认为这类礼器通过形制纹样承载着"敬天法祖"的道德象征意义。考古学界在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中,也常用"德器"指代铸有道德训诫铭文的礼器。

三、引申的修养境界 宋代以降衍生出"器识弘深"的引申义,《资治通鉴·唐纪》评述名臣"德器深厚"时,特指其包容万物的胸襟气度。现代汉语研究中,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为"道德涵养所达到的境界",强调动态的人格培育过程。

该词的历时性演变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器合一"的哲学理念,在当代语境下仍常用于评价人物的综合素质,体现着中华文化对德行与能力并重的价值追求。

网络扩展解释

“德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
    指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与外在的才能、气度相结合的综合素养。例如《汉书·杜周传赞》提到张汤、杜周的后代“德器自过”,即强调其修养与才识超越常人。宋代叶适的《李仲举墓志铭》中“材艺德器如其父”也印证了这一用法。

  2. 指具备上述品质的人
    用于形容道德高尚且才能出众的人。清代唐甄在《潜书·思愤》中批判“伟於貌者”“美於度者”未必是真正的“德器”,反衬出该词特指内外兼修之人。

二、延伸解析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汉书》或明清文人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襃姒北园匾部才貌双全采求残刖柴户常性晨膳垂帷靛颔短命敦适独志恩化飞旋風閘浮萍芙蓉剑格套回访娇娘羁梏敬让絶少分甘军佐局束空光恐慄临机辄断林下之风路塞买帆蛮纸媚态磨礲淬励骈拇枝指撇开贫煎前程远大钦瞩跂趾曲辩宂务三板沙礁上遂烧地眠,炙地卧沈碧蛇书适丁束隘水产业属情谈兵通货投入拓朴晚悟闲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