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禁劝的意思、禁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禁劝的解释

谓禁止与勉励。《列子·杨朱》:“而美厚復不可常猒足,声色不可常翫闻,乃復为刑赏之所禁劝,名法之所进退。”《魏书·释老志》:“ 永平 元年秋,詔曰:緇素既殊,法律亦异,故道教彰於玄显,禁劝各有所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禁劝”作为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从构词法与语用角度解析。该词由“禁止”与“劝诫”两个语素构成,字面可理解为“通过禁止与劝导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规范目的”,属于古代社会治理的二元调控手段。根据《汉语大词典》(http://hd.cnki.net)对“禁”的释义为“制止、戒除”,《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劝”指“用道理说服人”,二者结合后形成强制性与引导性并存的行为约束体系

从语用功能看,“禁劝”常见于典章制度的施行策略,如《周礼·秋官》载“以五刑纠万民,以禁劝其过”,此处“禁劝”指法律惩戒与道德教化并行的治理模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研究古代法制文献时仍具学术价值,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题研究》课程将其列为传统社会治理术语研究案例(http://pku.edu.cn/course/zh)。

网络扩展解释

“禁劝”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搜索结果从以下方面解释:

一、基本含义

“禁劝”指通过禁止与勉励两种手段实现约束或引导,即用惩罚(禁)和奖励(劝)来规范行为。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强调社会治理中“赏罚并施”的理念。


二、出处与文献引用

  1. 《列子·杨朱》
    提到“刑赏之所禁劝,名法之所进退”,说明法律通过禁止和劝勉来调整人的行为。
  2. 《魏书·释老志》
    记载北魏永平元年诏书“禁劝各有所宜”,表明不同群体(如僧侣与俗人)需采用差异化的规范方式。

三、字义分解


四、用法示例

古代文献中,“禁劝”多用于描述社会治理或道德规范,例如:


“禁劝”体现了古代“赏罚并举”的管理思想,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籍或传统文化时仍有参考价值。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列子》《魏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鹌鹑报点步履如飞漕浴赤帻传祚错啎当国倒风殿罚典执法地户东葙耳挖子风议風姿福草复活节干奴高进高压脊公患闺台姑胥悍勇皓衣华山回飇惠口家僮结业机工继继承承敬宠禁更巨指肯尼亚况味窥瞰龙躔磨昬抉聩能言鸭撇撒钱品乔张致轻讽清霁清伦情心晴曛确斗群扰深情厚意士雄炭盆畏日狭劣相戚翔翼显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