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hining spears and armored horses]∶金属制的戈,配有铁甲的战马。形容战士的雄姿
想当年金戈铁马。——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war]∶指战争
(1).指战争,兵事。 唐 李袭吉 《为周晋王贻梁祖书》:“金戈铁马,蹂躪於明时。” 元 萨都剌 《登歌风台》诗:“ 淮阴 少年 韩将军 ,金戈铁马立战勋。”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旧唐书》:“旋閲《张巡传》,又觉凄然以厉,庭柯振动,有金戈铁马之思。”亦作“ 金戈铁骑 ”。 清 汪琬 《<苑西集>序》:“我 太祖 、 太宗 发祥之址,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
(2).形容威武雄壮的军旅兵马。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但闻金戈铁马,以及呼号之声,则幻而又幻矣。” 杨度 《<游学译编>叙》:“金戈铁马,万众奔腾。”
(3).借指武职、军人。 清 龚自珍 《送徐铁孙序》:“ 徐铁孙 者,家 辽东 ,先世扈王师入关……金戈铁马,其世胄也,而 徐君 用经术起家。”
“金戈铁马”是一个源自汉语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来源信息归纳如下:
字面解释
“金戈”指金属制成的武器(如戈、矛),象征锐利;“铁马”指披铁甲的战马,代指装备精良的骑兵。两者并列,通过武器和战马的意象展现战争的宏大场面。
引申意义
语法结构
属联合式成语,“金戈”与“铁马”为并列关系,通过具体意象的叠加增强表现力。
历史演变
适用语境
近义词对比
该成语浓缩了中国古代对战争的复杂态度:既包含对残酷性的客观描述(如“蹂践于明时”),又寄托对英雄气概的推崇(如辛弃疾词中的悲壮豪情)。
《金戈铁马》是一个成语,形容战争中奋勇杀敌的场景。它代表着冲锋陷阵、勇猛无畏的意义。
《金戈铁马》的部首是金戈部首和马部首,其中,金戈部首是“钅”,马部首是“马”。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金戈部首的笔画数为8,马部首的笔画数为26。
《金戈铁马》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战场上,铁马是指战争中用来奔驰的战马,金戈则是指由金属制成的兵器。这个成语形容战士穿着铠甲骑着铁马,手持金戈,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壮烈英勇的场景。
《金戈铁马》的繁体字写作「金戈鉄馬」。
古代汉字有多种不同的字体和写法,所以《金戈铁马》的古时候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根据目前的了解,一种古时候的写法为「金戈鐵馬」。
在《金戈铁马》这个成语的例句中,可以说:“他英勇无畏,立志要做一位身披铠甲,手持金戈的真正的《金戈铁马》。”
与《金戈铁马》相关的组词有:金戈、铁马、金铁、战马等。
与《金戈铁马》意思相近的成语有:铁肩担道义、铁面无私、铁血丹心等。反义词可以参考成语《守株待兔》。
哀劝哀慤巴儿半上落下板瓦步级菜甲昌懋朝侍成因宸赏尘至惰废耳挖子焚椒改化光圈管窥之说孤芳锅巴河女后半天华伍浑骨丫髻昏胀奸谍浃髓沦肌揭席鸡飞狗走禁闭室朗赡棱伽山临场緑玉没心没肺冥蒙铭篆木子碾玉匠黏着力千乘之国青干七祀凄欷畎畒权政丧事烧畬深识折戗十客漱石枕流随机存取存储器宿主特邀透现土木身香矾鲜净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