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郑重记叙。 宋 汪藻 《<苏魏公集>原序》:“今乃尽得其书读之,可谓幸矣。故谨识其端,而归其书於 苏氏 。”
(2).谓牢记于心。 明 范景文 《先母马宜人行述》:“尔高王父以清白吏显於 郯 ,其谨识之。”
(3).郑重封识。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问怪所从来,令书其后以对,已乃筛灰其下,扃鐍谨识而出。”
“谨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ǐn shí(或jǐn zhì),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
郑重记叙
指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记录或叙述某事。例如宋代汪藻在《苏魏公集原序》中写道:“今乃尽得其书读之,可谓幸矣。故谨识其端,而归其书於苏氏”。
牢记于心
表示对某事深刻铭记,如明代范景文在《先母马宜人行述》中提到:“尔高王父以清白吏显於郯,其谨识之”。
郑重封识
指以严谨的方式封存或标记物品。宋代郭彖《睽车志》中记载:“问怪所从来,令书其后以对,已乃筛灰其下,扃鐍谨识而出”。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视为成语,解释为“谨慎小心地认识事物,对事物的真实情况有准确的认识”。例如在面对陌生事物时,提醒人们需保持审慎态度,避免轻信表面现象。
如需具体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4)及古籍引用。
谨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是谨慎和认识。它强调人们在行动和认知上都要非常小心谨慎,不能草率和粗心大意。
谨识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言字旁,右边的部首是心字旁。言字旁表示与言语有关,心字旁表示与内心有关。
谨识的拆分笔画如下:
谨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字。作为一个词语,谨识并没有繁体字形式,因为繁体字主要存在于繁体字书写系统中,而谨识一词多数使用简体字书写。
在古代,谨和识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一种常见的写法是将谨写为「謹」,识写为「識」。这种写法更加复杂,使用了一些额外的笔画。
以下是一些使用谨识的例句:
谨识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新的词语,例如:
这些词语都围绕着小心、谨慎和注意的概念展开,但在具体意义和用法上有所区别。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