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树拔梯的意思、上树拔梯的详细解释
上树拔梯的解释
比喻诱使别人上前而断其退路。《罗湖野录》卷一引 宋 黄庭坚 与 兴化 海老 手帖:“此事 黄龙 兴化 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词语分解
- 上的解释 上 à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去
- 梯的解释 梯 ī 登高用的器具、设备:梯子。楼梯。木梯。软梯。电梯。云梯。阶梯。 形状或作用像梯子的:梯田。梯级。梯形。梯队(亦泛指工作中层层递补的力量)。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上树拔梯"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比喻诱使人上前而断其退路,使其陷入困境,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字面意思: 哄骗或引诱他人爬上高树,然后撤走梯子。
- 比喻义: 指设下圈套,诱使别人做某事,待其深入其中或达到目的后,却断绝其退路或援助,使其处于孤立无援、进退两难的境地。
- 近义词: 过河拆桥、上楼抽梯、卸磨杀驴。
- 反义词: 成人之美、雪中送炭、鼎力相助。
二、典故溯源(核心出处)
此成语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
“(刘)琦乃将(诸葛)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
故事背景为刘表长子刘琦为避后母陷害,向诸葛亮求计。诸葛亮本不愿介入其家事,刘琦便设计将诸葛亮骗上高楼,然后命人撤去梯子,使其无法离开,只能献计(“上屋抽梯”之计)。后来,“上屋抽梯”或“上楼去梯”的典故演变为成语“上树拔梯”,含义聚焦于断绝他人后路的行为。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 多作谓语、定语;用于揭露或批评设计害人的行为。
- 例句:
- 他表面答应合作,实则想诱我深入项目后
上树拔梯
,独吞成果。
- 这种
上树拔梯
的做法,暴露了其背信弃义的本质。
四、权威来源参考
- 汉典 (zdic.net): 提供成语“上树拔梯”的详细释义、出处及用法示例。查看来源
- 国学大师 (guoxuedashi.com): 收录“上树拔梯”条目,明确标注其源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并解析其比喻意义。查看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上树拔梯”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拼音:shàng shù bá tī
- 字面意思:诱人爬上树后抽掉梯子。
- 比喻义:指用手段引诱他人行动,随后断绝其退路,使其陷入困境。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不道德的行为。
成语结构与来源
- 结构:连动式成语(由两个动作“上树”和“拔梯”构成)。
- 出处:宋代晓莹《罗湖野录》中记载黄庭坚的言论:“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用法与示例
- 语境:多用于描述背信弃义、设计陷害的行为,如职场争斗或人际纠纷。
- 例句:
他表面上支持同事的方案,实际却暗中撤资,简直是“上树拔梯”。
近义与反义词
- 近义词:过河拆桥、落井下石。
- 反义词:乐善好施、雪中送炭。
文化内涵
该成语通过生动的场景比喻,强调做事需留有余地,不可为私利损害他人。其警示意义至今仍适用于人际交往和社会竞争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罗湖野录》。
别人正在浏览...
闇忽谤国粃谬閟载缠札撤酒陈渎承颜宠习凑泊凑钱雕人跌踣断语多私芳洁帆海复印噶嘣赣州市观瞩贵爱国府晎晎绘真僭迹建子月郊垧急性人句弓括括叫老半天丽牲流逝马角门框女侍中贫况犰狳沙鰛摄景收江南水准书香世家私私贪酷坦涂条田通旷通贤拓殖外王父儛絙芜秽兀良闲问小忽雷晞价吸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