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山;高山。《诗·鄘风·定之方中》:“望 楚 与 堂 ,景山与京。” 毛 传:“景山,大山。” 晋 成公绥 《啸赋》:“游崇岗,陵景山,临巖侧,望流川。”
(2).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南。《诗·商颂·殷武》:“陟彼 景山 ,松柏丸丸。” 朱熹 集传:“ 景 ,山名, 商 所都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经 通谷 ,陵 景山 。”
(3).山名。在 北京市 。又名 万岁山 、 煤山 。系人工堆积而成。有五峰,东西排列,各建琉璃瓦亭。 明 末, 李自成 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 北京 时, 崇祯帝 自缢于山东麓。解放后辟为景山公园。
景山作为汉语专有名词,主要包含两重释义:
一、地理实体名称 指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的皇家园林,地理坐标为北纬39°55′25″,东经116°23′26″。该山系由明代修建紫禁城时,挖掘护城河泥土堆筑而成,属燕山余脉人工山体,海拔高度88.35米。作为北京中轴线中心制高点,山上五方亭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万春亭为北京城地理中心标志。
二、山体名称释义 从汉字构成解析,"景"字本义指日光,《说文解字》释为"光也",引申为风光、景象;"山"为象形字,甲骨文作"",象山峰并立之形。二字组合成词,既描述可观景致之山峦,亦暗含"大"与"仰慕"的引申义,如《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的象征意义。该命名方式符合汉语地名学中"因形赋名"的构词规律。
“景山”一词具有多重含义,需从不同角度解释:
自然景观
指山势雄伟壮丽、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象,源自《诗经·小雅·北山》中“景山有林,槐棣有芬”的描写。该词常用于赞美自然风光或美好事物。
字面解析
“景”本义为光明或仰慕,“山”指地面隆起的土石结构,组合后寓意“安稳如山、令人景仰”。
北京景山
位于故宫北侧,原名“万岁山”“煤山”,系明代用修建紫禁城的渣土和护城河淤泥堆砌而成的人工山。明末崇祯帝自缢于此,现为景山公园,以五峰亭台和园林景观著称。
其他地区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诗经》、地方志或北京景山公园的官方介绍。
嗌喉逼上漕平程度城门鱼殃酬生日纯庞从革掸软得丧二苏飞鱼族凤京扶挟改革艮域宫黄诡异果仁红帮荒庭毁膳间不容发肩二践期蕉鹿郊畤夹塞儿结果借身报仇祭红进直籍求讥绳匟床空负旷滞酷法流离琐尾论友卖獃梦泽蜜合色能人啮齿目气分秋毫无犯乳牙摄悟十姊妹霜缣输谢送走邃业天兄挑狎歪缠杌凳鲜蹦活跳相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