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践期的意思、践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践期的解释

遵循约定的期限。语本《楚辞·天问》:“会鼂争盟,何践吾期?” 唐 柳宗元 《天对》:“ 胶鬲 比漦,两行践期。捧盎救灼,仁兴以毕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践期”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的书面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严格遵循并实现既定的时间约定。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该词由“践”(履行、实行)与“期”(期限、时日)组合而成,多用于正式语境表达对时间承诺的遵守,例如:“双方践期完成合约条款,未出现延误”。

从语义延伸角度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践期”在古代文献中可引申为守信用的象征,如《后汉书》中“诸侯践期而朝”即指诸侯准时履行朝觐义务。现代用法常见于法律文书、商务协议等专业场景,强调时间节点的不可违背性。

词汇结构分析显示,“践”作为行为动词强化了主动执行的含义,“期”则限定了时间范畴,二者结合形成偏正结构,突显时间约定对行为主体的约束力。《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特别说明该词多与“恪守”“严守”等副词搭配使用,例如“必须践期交付工程”的表述,体现制度性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践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jiàn qī,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践期”指按时履行约定的期限或诺言。由“践”(履行、实现)和“期”(约定的期限)组合而成,强调守信用、守时的重要性,体现“言出必行”的态度。


二、结构与出处

  1. 词义解析

    • 践:本义为“踩踏”,引申为“履行、实行”(如“践行”“践约”)。
    • 期:指“规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期限”。
      组合后表示“遵循并兑现时间承诺”。
  2. 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楚辞·天问》:“会鼌(晁)争盟,何践吾期?”(诸侯会盟时,为何能遵守约定的期限?),唐代柳宗元在《天对》中也引用此典。


三、用法与例句

  1. 古代用法
    多用于描述政治盟约或重大承诺的履行,如《天问》中周武王与诸侯的盟约。
  2. 现代用法
    可用于强调守信守时的行为,例如:

    “签订合同后,双方都应践期履行责任。”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践期”强调对时间承诺的严格遵守,既有古典文献的深厚渊源,也适用于现代语境中的信用表达。其核心价值在于体现诚信与责任感。

别人正在浏览...

摆谈摆置巴陵半周刊博约采及葑菲彩云易散彻身醇酒淳言雌牙露嘴大钞琱胡敦崇蠹字鱼儿女情长非沮妃耦风能负阴抱阳浮云富贵騧駠关燕牿亡红罗降临将慎贱日计费敬迓金曲卮觉道剧组类味昧礼缅怀弭乱明吏墨臣黏着鸟衡盼倩砰铿偏将劈荆斩棘疲役前儿清飈青塞遒润氍笠挼挲沙泉神女峡首功守祧水粒私雠铜堑下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