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出《诗·邶风·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毛 传:“琐尾,少好之貌;流离,鸟也。少好长丑。始而愉乐,终以微弱”。后以“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明 张煌言 《答闽南搢绅公书》:“然我辈所为何事,而致亲藩流离琐尾,饥饿於我土地。”
“流离琐尾”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该成语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在经历变故后境遇的转折。其字面含义中,“流离”原指枭鸟(幼时可爱、长大后丑恶),象征美好转为衰败;“琐尾”意为幼小时的美好状态。
如需深入探究,可参考《诗经》原典及《毛诗传》相关注解(来源:、2、8)。
《流离琐尾》这个词是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处于漂泊、流离失所的境况。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困境下的人们,可能是因为战争、逃难、追求梦想等原因而离开的家园,无法安定下来。
《流离琐尾》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以下部首:
这个词总共有16个笔画。
《流离琐尾》是由中国古代文人根据现实情境创造出来的诗句。它没有繁体字形式,只有简体字形式。
在古代,根据不同的时期和书法风格,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在古时候,《流离琐尾》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整体意思是相同的。我们现在使用的字符形式是根据现代汉字书写规范制定的。
1. 在这个战乱的年代,许多家庭被迫流离琐尾,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地方。
2. 他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漂泊生活,终于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到了新的栖身之地,摆脱了流离琐尾的状态。
组词:
流浪、漂泊、无家可归、离散、颠沛流离
近义词:
流离失所、彷徨、逃亡、流亡
反义词:
安定、归属、安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