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矜功伐善的意思、矜功伐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矜功伐善的解释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极不虚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矜功伐善”是由“矜功”与“伐善”两个古汉语词组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人过分夸耀自己的功劳和长处,带有贬义色彩。该词最早见于《晋书·段灼传》中“艾性刚急,矜功伐善”的记载,描述三国时期魏国将领邓艾居功自傲的性格特征(来源:《汉语大词典》)。

从词义结构分析:

  1. “矜功”:语出《战国策·齐策》“矜功不立,虚愿不至”,其中“矜”为动词,指自夸、自负,“功”指功绩。该词组强调对功绩的过度标榜。
  2. “伐善”:源自《论语·公冶长》“愿无伐善,无施劳”,孔颖达疏解“伐”为“自称其能”,特指对自身优点的夸耀(来源:《十三经注疏》)。

现代用法中,该词多用于批评自我膨胀的行为,如:“他虽有能力,却因矜功伐善失了人心”(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近义词“居功自傲”“恃才傲物”均含贬义,反义词“虚怀若谷”“功成不居”则表谦逊态度(来源:《中华成语大辞典》)。

从词源发展看,该词保留了古汉语的使动用法特点,通过“矜”“伐”两个动词的叠加,强化了主体行为的主动性,符合《汉语语法史》中关于复合动词强化语义的演变规律(来源:王力《汉语史稿》)。

网络扩展解释

“矜功伐善”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īn gōng fá shàn,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出自两部史书:

  1. 《晋书·段灼传》:“艾性刚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协同朋类,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2. 《周书·王勇传》:“勇性雄猛,为当时骁将。然矜功伐善,好扬人之恶,时论亦以此鄙之。”

用法与语境

补充说明

示例参考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背景或例句,可参考《晋书》《周书》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品包荒焙治闭门羹草窠铛旋伧荒怆怀挫秣促膝谈心地利豆科斗嬉凤毫服闇服役期甘芳干蛊共心瓜子脸古仪海道灰分焦心节毛九仞孔思周情扣齿门对明医末涓木头人难着莫内典你每忸怩作态懦钝庖屋破丢不落谴逐清弱琼璈乳雏三多删刈慎谨誓戒施威水调睡雨泰山其颓贪饕头上著头涂人闻达汶阳田反鲜禽贤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