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功伐善的意思、矜功伐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功伐善的解釋

矜、伐:自誇。誇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極不虛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矜功伐善”是由“矜功”與“伐善”兩個古漢語詞組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人過分誇耀自己的功勞和長處,帶有貶義色彩。該詞最早見于《晉書·段灼傳》中“艾性剛急,矜功伐善”的記載,描述三國時期魏國将領鄧艾居功自傲的性格特征(來源:《漢語大詞典》)。

從詞義結構分析:

  1. “矜功”:語出《戰國策·齊策》“矜功不立,虛願不至”,其中“矜”為動詞,指自誇、自負,“功”指功績。該詞組強調對功績的過度标榜。
  2. “伐善”:源自《論語·公冶長》“願無伐善,無施勞”,孔穎達疏解“伐”為“自稱其能”,特指對自身優點的誇耀(來源:《十三經注疏》)。

現代用法中,該詞多用于批評自我膨脹的行為,如:“他雖有能力,卻因矜功伐善失了人心”(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近義詞“居功自傲”“恃才傲物”均含貶義,反義詞“虛懷若谷”“功成不居”則表謙遜态度(來源:《中華成語大辭典》)。

從詞源發展看,該詞保留了古漢語的使動用法特點,通過“矜”“伐”兩個動詞的疊加,強化了主體行為的主動性,符合《漢語語法史》中關于複合動詞強化語義的演變規律(來源:王力《漢語史稿》)。

網絡擴展解釋

“矜功伐善”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īn gōng fá shàn,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出自兩部史書:

  1. 《晉書·段灼傳》:“艾性剛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協同朋類,輕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2. 《周書·王勇傳》:“勇性雄猛,為當時骁将。然矜功伐善,好揚人之惡,時論亦以此鄙之。”

用法與語境

補充說明

示例參考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背景或例句,可參考《晉書》《周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幫倒忙半掩門兒曹孫朝生車鈎侈心崇亂此間漎萃磴路兜絡獨眼龍反複給傳更生顧盼自雄胲頰還味竹賀客橫翠咴咴簡備譏短街頭詩酒魄客伏犂牛臨時施宜莅刑龍脩論鋒論批靦顔事仇民命慕戀柅柅諾矩羅攀柏飄落平流層青紗帳榮趎喪魂失魄三拳不敵四手沙鹵上邊山館剩客設網疏凝天龜天平外港晚霭委币偉峻文戰枭懸脅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