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ose the door on sb.; deny sb. entrance;denial of entrance] 主人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1).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迷6*香洞》:“ 史凤 , 宣城 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谓仅作羹待客而不与相见。后指拒客进门,不与相见。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品艳》:“不见者三年,拟重访之,恐其效闭门羹故事。”《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 小邹 准是吃过几次闭门羹,当然不来了。”
(2).泛指对某事拒绝商谈。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五:“他说 广州 的报刊实在太多了,应该取缔一下才行。这样,先给我一杯闭门羹,使我连开口的余地都没有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闭门羹汉语 快速查询。
“闭门羹”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主人拒绝客人进门或故意冷落来访者的行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背景:
“闭门羹”字面可理解为“关上门后提供的羹汤”,实际指用婉转方式拒绝他人来访。当客人被拒之门外时,常被形容为“吃了闭门羹”。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记载:宣城名妓史凤将客人分等级接待,对不愿相见的下等客人仅以羹汤招待,闭门不纳。这种“以羹代见”的做法逐渐演变为拒绝的代称。
该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婉拒他人的社交智慧,通过提供食物保持礼节,同时明确拒绝意图,避免直接冲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