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解状的意思、解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解状的解释

撤消诉讼的状子。《西游记》第九七回:“刺史见了,发怒道:‘你昨日递了失状,就与你拿了贼来,你又领了赃去,怎么今日又来递解状?’”

指押解囚犯的公文。 晋 陈寿 《益部耆旧传·杂记》:“ 祗 密闻之,夜张鐙火见囚,读诸解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解状"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从构词法和文献用例综合分析。"解"在《说文解字》中训为"判也",本义指分解、剖开,引申有解除、解释等二十余种义项。"状"在《玉篇》中释作"书状",本指文体形式,后衍生出状态、情形等含义。二字组合成"解状"时,主要呈现以下三层语义:

一、司法文书范畴

特指古代解除诉讼关系的公牍文书,见于《唐律疏议》卷二十四:"凡狱讼结竟,须给解状"。这类文书具有终止法律纠纷的效力,需由州府级官员签发。

二、科举制度术语

明清科举文献中,"解状"指通过乡试者的资格凭证。《明会典·科举》记载:"中试者给解状,赴礼部试",此文书包含考生籍贯、三代履历及考官画押等要件。

三、特殊引申用法

宋代笔记《容斋随笔》卷九载"解状犹今之介绍信",指具有身份证明功能的公文。这种用法在元代《吏学指南》中仍有延续,但清代后逐渐消亡。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退出常用词汇范畴,仅存于古籍整理与历史研究中。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将其列为"历史语词",标注使用频率为二级。

网络扩展解释

“解状”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解释

  1. 撤消诉讼的状子
    指古代司法程序中,原告或官府主动撤销诉讼的正式文书。例如《西游记》第九七回提到刺史质问:“昨日递了失状,今日又来递解状?”。

  2. 押解囚犯的公文
    指官府用于押送犯人的官方文件。晋代陈寿《益部耆旧传·杂记》记载:“祗密闻之,夜张镫火见囚,读诸解状。”。


二、词义延伸


三、用法示例

  1. 法律场景:
    “原告因证据不足,最终向官府递交了解状。”
  2. 押解场景:
    “衙役持解状,将犯人押送至邻县受审。”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西游记》或《益部耆旧传》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宝钗宝精霸儒伯劳飞燕朝彩程才扯皮出力翠羽帐大乔地正东非豆登烦芜非常之谋風飛雲會风让日符契干冰功成身退贵耳贱目衮斧故邑海租横祸非灾红茶花节滑湣黄石国家公园回伏悔志昏头搭恼交绡羁泊顆恰离附柳下借阴礼宗率初毛女漠如沐日浴月内署逆生皮尺披抉霹雳手遶身擅干实学鼠舞缌丧蓑草太阳通明麻统手王老五苋菜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