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冰的意思、干冰的详细解释
干冰的解释
[dry ice] 固态的二氧化碳,通常呈块状,在-78.5°C下吸热升华成气态,主要用作冷冻剂(如制冰淇淋)和冷却剂
详细解释
固态的二氧化碳,形状似冰雪。它是由气态的二氧化碳加压冷却而制成的,在常温常压下不经液化,直接变成气体。在常压下蒸发时可得-80℃左右的低温,减压下蒸发时则温度更低。在食品工业、轻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上用做冷冻剂。用飞机把小块干冰撒在云中可以形成人造雨。
词语分解
- 干的解释 干 (⑧干??乾) ā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古
- 冰的解释 冰 ī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脚
网络扩展解释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CO₂),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特点:
一、定义与性质
-
基本概念
干冰在6250.5498千帕压力下由二氧化碳冷凝成液态,再经低压凝固制成,呈白色固体状,无毒无味。
其升华温度为-78.5℃,直接由固态转为气态,无液态过程。
-
物理特性
- 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热量(约573.5916 J/g),产生低温效果。
- 接触热水或空气时膨胀800-1000倍,生成大量白雾(二氧化碳气体)。
二、应用场景
- 制冷与保鲜
用于冷链运输、食品冷冻(如冰淇淋制作)。
- 工业与科研
清洗设备、人工降雨(通过冷却云层形成冰晶)。
- 舞台效果
制造烟雾效果,常用于演出或影视拍摄。
三、安全注意事项
- 储存与使用
禁止放入密闭容器(易爆炸)或冰箱,避免接触皮肤(防冻伤)。
- 操作建议
需佩戴防冻手套,并在通风环境使用。
四、名称由来
“干冰”一词源于其升华特性(无液态残留),区别于普通冰融化产生水。
扩展信息:干冰工业化生产始于1925年美国,早期研究可追溯至19世纪的英国和德国科学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干冰是一种特殊的冰,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见的普通冰。干冰是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特殊的加压和降温工艺制成的。它的温度非常低,可达到零下78.5摄氏度。因为干冰在常温下不会变成液体,而是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所以被称为“干冰”。
拆分部首和笔画:干冰的拆分部首是“干”和“冫”。其中,“干”部表示其干燥、无水的特点,“冫”部表示冰的意义。在汉字中,“干”部的笔画数为3,“冫”部的笔画数为2。
干冰这个词的来源:干冰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最初被称为“固态二氧化碳”。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干冰具有独特的特性,于是开始使用这个词来描述它。
繁体字形式:干冰的繁体字为「乾冰」。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并没有专门的字形来表示干冰这个概念。因为人们对于二氧化碳存在的形式缺乏了解,所以用传统的汉字无法准确表达干冰的意思。
例句:1. 我们可以用干冰来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冷藏。
2. 干冰在化学实验中常被用作产生烟雾效果的材料。
组词:保鲜干冰、干冰盒、干冰制冷
近义词:固态二氧化碳
反义词:湿冰、液态二氧化碳
别人正在浏览...
拜祷巴山虎褊性部臣猜畏赪鲤筹枚炊熟辞调打口哨忉利天大显身手遁天倍情剟削浮光跃金夫马俯仰无愧顾本好几荒裔画球回归热火箭炮虎啸风驰吉佃王进逼井田金河金炬沮衂聚乙烯醇连纸栎木灵书理赔龙塞渌老轮带南容闹翻肭朓孽苗佞谀僻性妾身寝梦赏不踰时埏路焺点蜃衞市户守位曙影死没素尘俗靡填密退院翕动袭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