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鼠舞的意思、鼠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鼠舞的解释

指群鼠衔尾舞动。古人视为逆臣叛君作乱的征兆。语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昭帝 元凤 元年九月, 燕 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王往视之,鼠舞如故。王使吏以酒脯祠,鼠舞不休,一日一夜死……时 燕剌王 旦 谋反将死之象也。其月,发觉伏辜。” 汉 焦赣 《易林·咸之节》:“豕生鱼魴,鼠舞庭堂,雄佞施毒,上下昬荒,君失其邦。” 南朝 梁 江淹 《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闻彼虹饮鼠舞之异,早见物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鼠舞"在汉语中并非现代常用词汇,其含义需要结合古代文献和民俗文化来理解,主要有以下两层意思:

  1. 字面本义与灾异象征

    • 最直接的含义是指老鼠像跳舞一样成群窜动、跳跃的景象。
    • 在中国古代天人感应和灾异学说中,鼠类异常活动(如成群聚集、直立跳跃、似舞非舞)常被视为不祥之兆或重大灾变(如饥荒、瘟疫、战乱、地震)发生前的征兆。这种观念在史书和笔记小说中多有记载。例如,《汉书·五行志》等史书会将此类现象归类为“孽”或“妖”,认为是上天对人间失政的警示。
  2. 民俗文化中的“鼠婚”仪式

    • 在中国及部分东亚地区的民间传说和习俗中(尤其在年画、剪纸、故事中),“鼠舞”更常与“老鼠娶亲”或“鼠嫁女”的主题相关联。
    • 在这个语境下,“鼠舞”描绘的是老鼠们为操办婚礼庆典而进行的拟人化活动,包括吹吹打打、抬轿迎亲、跳舞庆祝等热闹场面。这通常发生在特定的民俗节日夜晚(如一些地方的正月初三、腊月二十三或正月二十五等),人们会早早熄灯睡觉,避免打扰老鼠的婚礼,并撒些米粮以示“随礼”,祈求新的一年鼠不扰家、五谷丰登。这个习俗反映了民间对老鼠既厌恶又敬畏的矛盾心理,以及祈求人鼠相安、生活顺遂的愿望。

“鼠舞”一词的核心意象是老鼠的异常或拟人化的群体活动。它既可能指代被视为灾祸预兆的自然现象,也可能指向民俗文化中充满想象力的“老鼠娶亲”庆典场景。理解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是严肃的灾异记录还是诙谐的民间故事。

学术建议: 由于“鼠舞”非现代汉语规范词汇,在正式书面表达中应谨慎使用。若需引用其概念,建议明确说明具体指向(如“鼠类异常活动的灾异记载”或“老鼠娶亲民俗中的舞蹈场景”),并引用《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的相关条目或《汉书·五行志》等历史文献及民俗学专著(如《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作为依据。对于网络信息,务必核实来源的学术可靠性(如大学机构、专业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鼠舞”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差异较大的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具体分析:

1. 古代凶兆象征(主流解释) 根据《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燕国宫殿出现黄鼠衔尾起舞的异象,持续一日一夜后死亡,被视为燕剌王刘旦谋反失败的预兆。此后“鼠舞”被引申为逆臣叛乱或社会动荡的征兆,常见于古代灾异学说中。例如:

2. 现代引申含义(非主流说法) 部分现代词典提出该词可形容“极度喜悦的状态”,如同老鼠欢快跳舞,但此解释缺乏古籍佐证,可能是对成语的衍生解读或误用,使用时应谨慎考据。

使用注意:在文史研究中需采用第一种解释;若用于文学创作表达欢庆场景,建议注明引申义以避免歧义。

别人正在浏览...

魃蜮编选博咨长短术铛鼎成都卖卜沉醉道头知尾杜耳恶闻多昝傅别敷朝富康高度计篙人好官缺何干鸿融轰旋侯头驩跃户曹恚嗔讳字货币坚滑及格楫橹镜史锦瑟九韶讥望爵号敛获遴集毛角门情面面观逆祀切辞且道起开秦楼谢馆取怒讪薄慎言深执死鬼铁肠石心通脚通邑投殛瓦解冰销违指威尊命贱沃续遐路香名小膊晓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