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介狄的意思、介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介狄的解释

犹言元凶。《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马瑞辰 通释:“《説文》‘狄之为言淫辟也。’《广雅·释言》‘狄,辟也。’古或通以为淫辟之称。介狄谓大狄,犹云元恶也。”一说为披甲的北狄。《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郑玄 笺:“介,甲也。乃舍女被甲夷狄来侵犯中国者,反与我相怨。” 高亨 注:“此二句言:你放开武装的 狄国 不管,只是忌恨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的考证,“介狄”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核心含义解析

  1. 元凶/大恶之人(主流解释) 《诗经·大雅·瞻卬》中“舍尔介狄,维予胥忌”是最早出处。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认为“介狄”指大恶之人,其中“介”表大,“狄”通“辟”(淫邪)。这一解释被清代学者普遍采纳。

  2. 披甲戎狄(字面释义) 郑玄在《毛诗笺》中将“介”解为铠甲,“狄”指北方少数民族,认为此句描绘周幽王放任武装夷狄入侵的史实。

二、语义演变脉络 • 从具体到抽象:早期注疏侧重字面解释(披甲之敌),后逐渐演变为对祸国殃民者的代称。 • 构词特点:“介”在古汉语中可作形容词前缀(如介士、介虫),强调程度或规模;“狄”则借指外患或奸邪。

三、使用注意 该词属古汉语专用词汇,现代汉语中仅见于文献研究或特定修辞场景。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如《瞻卬》原句的讽刺对象是周幽王,故“元凶”解更符合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介狄(jiè dí)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介”和“狄”两个字组成。下面给出了关于《介狄》的一些基本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介狄》的“介”部首是“人”,由三画组成;“狄”部首是“犬”,由四画组成。 来源:《介狄》源自于古代汉字文献,也常出现在古籍和古代文化作品中。它原指古代华夏族群以北的一个民族。 繁体:《介狄》的繁体字为「介狄」,与简体字一样。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存在变化。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古时候《介狄》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形状和结构与现代相似。 例句:以下是几个使用《介狄》的例句: 1. 《介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民族。 2. 许多古籍中有关于《介狄》的历史记载。 3. 他出生在一个《介狄》的家族。 组词:可以通过《介狄》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 1. 介狄族(jiè dí zú):指古代华夏族群以北的一个民族。 2. 介狄人(jiè dí rén):指属于介狄族的人。 近义词:没有明确的近义词与《介狄》对应。 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与《介狄》对应。 通过上述信息,我们了解到,《介狄》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它是由“介”和“狄”两个字组成,部首分别是“人”和“犬”。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虽然古代汉字的写法存在变化,但古时《介狄》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似。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介狄》的例句和可能的组词。

别人正在浏览...

薄借补缝禅阁长霓吃口崇科愁眉泪眼穿胷殚绌担名,担名儿逗彻二次曲线封缄粉骨氛翳狗蚤贵厚寒寺火囤羁碍讲定奸虑俭退金梭九灵基跱锯梁开犁睽隔连鼇戾家另加魔窟难看黏补溺婴怒恚强笑罄困卿老寝饍七夕铨综入地赏心食囊寿星苏黎世贪洿踏曲腆愧铜律通南彻北颓陇望尘莫及违遶温恻汙潦校手协定